霧峰鄉太子吉第:人本及第,家園永續

三號臨門家族「太子吉第」開工十九個月後,六十二號臨門家族「巨匠皇宮」才破土。已累積了許多「過來人經驗」,足堪「大家族手足」效法,「巨匠皇宮」更新會總幹事王月卿談到與「太子吉第」互動的觀感,她說:「他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超團結。」

        「太子吉第」更新會總幹事游宗曉是台電工會幹部,曾投身工運,練就絕佳的組織能力,再方面,更新會首任理事長范揚富於起步階段就期許會務「在透明化狀態下接受大家檢驗」,這些主客觀條件都增進住戶參與感的動能!

        社區早在尚未成立更新會前,已然有一份傳達社區重建走向及銜繫住民情感的《吉第更新會刊》問世。進入更新會開始運作的階段,為彌補與住戶雙向溝通的不足,再上一層樓,開設「太子吉第社區資訊網」,而與原有的會刊花開並蒂,建置了更完熟的資訊平台。

        「更新會」和「臨門方案」都是因應時局的全新產物,兩種前所未有的理念合而為一,將會激撞出什麼火花,「經驗傳習和心得分享」顯得格外重要。《臨門家族》主編張劭農特意向游宗曉邀稿,期使嫻熟而公正的會務運作方法,引起家族成員更廣泛的共識。

        游宗曉指出,會務執行負責人就是總幹事,實際執行的成敗必須由總幹事承擔。會務人員工作守則,除了服從還是服從:他們必須服從各決策機制作出的決議,服從章程、各項協配契約和法令,服從會務會議、工務會務、產權移轉會議等各型會議之決策。

        游宗曉把會務執行概要歸納為五十餘項,如果進一步細分的話,單單會員大會一個項次又可分列二十餘細目,會務執行負責人之總業務量驚人,由此可看出端倪。一位稱職的會務人員,其觀念的養成更勝於專業技能;各種執行技巧、填具報告及規畫能力之外,總幹事更需扮演溝通協調、調和鼎鼐的角色。

        幾番走過崎嶇路,社區住民一起走過重建歷程,情感更形濃烈,也改寫了從前互不相識的鄰里關係。

        更新會功成身退、辦理解散後,游宗曉擔任管委會主委,誠如當年有位住戶在工地的五樓墜足導致「工業傷害」,他在《吉第更新會刊》為這位住戶啟動募捐以度過難關,秉承「工運」關照弱勢的胸襟,游宗曉顧及社區住民平均發展機會,中低收入戶免以繳納上網費,而由管委會支付。社區屢有創新的作為,每戶住家之間都裝有內線分機,藉由免付費電話聯繫邀訪、茶敘、出遊,抑或只是一句問候的話語,隨時為生活共同體的情誼加溫。

        這樣的「太子吉第」及主其事者,就算重建過程依舊流迸綿延的社區意識,留給前來進行田野調查的日本學術團隊極深刻的印象。

        一個由大學教授及獨立行政法人建築研究所(原國立機構)近二十位學者組成學術團隊,一起來台灣執行「文部省」的科學研究計畫案,專案研究主持人中林一樹;成員當中有位研究阪神大地震集合式住宅重建的米野健史教授,而由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研究所研究生王雪雯負責翻譯。學術團隊選定二十幾個「臨門家族」作為研究對象,每年一到寒暑假就風塵僕僕地穿梭於重建區,持續了五年之久。

        日本災後復興注重專業團隊的執行力,既敬業又沈重,而九二一家園重建倚重「更新會」這個異業結合的暫時性組織,則展現了民間活力。學術團隊驚訝於「太子吉第」更新會幹部的開朗與熱心,往往反過來受到鼓舞。游宗曉曾說,哪一年如果哪位有心人需要蒐集重建資料,可能非去日本取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