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震災悲歌

李慧宜拍攝

呂英瑛(FB「楠西在地人」版主)

謝志誠(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同步刊登在風傳媒 2025-02-23

楠西,一個位於台南東北角山區的偏僻行政區,台三線貫穿全區,且為曾文水庫必經門戶。楠西昔稱「茄拔社」,日治時期,因地處「楠梓仙溪」之西,改為楠西。1945年二戰結束後改為楠西鄉,2010年12月臺南縣市合併後改為楠西區。

楠西區總人口8,532人,65歲以上占2,462人占28.86%,全區3,468戶每戶平均2.46人。區內四界環山,中央為大武壟盆地,為一典型的農業鄉。水果是楠西區主要農產,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主要的農產有:楊桃、梅子、棗子、芒果、龍眼等,為台南的「百果之區」。Read the rest

20250121地震實錄

 

認識楠西

(摘自:楠西區公所官網

地方沿革與自然環境

楠西區昔稱「茄拔社」,為早年四社熟番居住地之一,也曾是鄒族生活之地,後因西拉雅族侵入,致社民外遷公館匏子寮(高雄縣)及大丘園等地。日治時期,由於此地位於「楠梓仙溪」之西,因此改為楠西,並設庄,置庄役場,屬臺南州新化郡管轄。1945年戰爭結束後改為楠西鄉,2010/12/25臺南縣市合併後改為楠西區。楠西區在發展歷史過程中,曾發生一件影響全區百年來發展的重大事件,即捲入當年「噍吧哖抗日事件」,引起日警大屠殺,致全區兩千多戶一萬五千多人口大減,再加上近年來山區人口外流嚴重,使得人口遞減,2024/8/31統計人口數為8,578人。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