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樹木十四歲就做起水果小販,踩著腳踏車到義竹、布袋兜售。二十八歲離鄉,和妻子林金燕北上台中討生活,而妻子十二歲就拿起鋤頭到糖廠做童工,夫妻不怕出身貧寒,抱定「受苦的人堪拖磨」的精神在異鄉奮鬥。
異鄉人居無定所,從台中市、太平到大里,看房東的臉色賃屋而居,夫妻發願「趕緊拚一間厝」,兩人在皮箱、機車零件工廠賣勞力,努力累積血汗錢。一九八一年,才三十五歲,終能宿願得償,顏樹木以七十萬在大里購得中古屋,此後,又重拾舊業賣水果,十二年後,貸款購得新生社區的現代化公寓給子女住,夫妻倆和多數生長於四、五○年代的父母一樣,懷抱補償作用的心理要讓子女過好日子。
新厝倒,還有老屋可住,夫妻倆珍惜眼前擁有的,不以災民自居,不僅不領取救濟糧食,更四處做義工,「出去相助,忘了厝倒,忘了痛!」顏樹木說。
夷平的社區基地,頓成不收費停車場,不敢指望原址可以重建,正巧老屋附近有棟法拍屋,夫妻倆在人生的轉折處,意外地買下第三間家屋,不過,這回可是整棟哩!地坪八十餘坪、三樓起造,頂樓加蓋後,顏樹木設立了道場,提供社會人士學法講經,不收分文。
道場佈置簡樸,神案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和彌勒佛,四面牆既沒有聖賢諸佛畫像、也沒有勸世掛軸,只是懸掛著從「水果月曆」剪下荔枝、香蕉或蓮霧的六幅特寫照片,道場主人以賣水果起家,那分「吃果子拜樹頭」的飲水思源之情盡在其中。二個月一期,近百位道親共同研讀《論語》、《道德經》、《金剛經》。夫妻倆雖然不識字,但是禮法、求道的誠心十分動人!
顏樹木說:「感謝社會各界幫忙,別人幫我,如果別人有困難,我也要替他出力。」從這對忠厚、進取的夫妻身上,找到令人緬懷不已的,屬於台灣父老正直、質樸的真性情。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