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 -廖嘉展與顏新珠

從在《人間》雜誌燃燒熱情,到嘉義新港,開起「老鎮新生」的社區營造之路,然後到南投埔里成立新故鄉基金會。才剛落地埔里7個月就碰上百年強震。他們家的房子倒了,劫後餘生讓他們發願投入災後重建工作,成功地讓桃米社區成為台灣生態旅遊的典範。2005年1月,廖嘉展前往日本參加阪神地震十周年暨年活動,提議將Paper Dome移築到台灣,作為台灣與日本地震社區重建經驗的交流中心。如今,紙教堂已成為廖嘉展在桃米社區打造新故鄉見學園區的核心。2010年下半年起,埔里在地社團開始積極思考將「桃米社區生態村」的概念,擴展連結到大的「埔里生態城鎮」。

PART Ⅰ 社區營造之路

廖嘉展,雲林嘉義人,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就到《人間雜誌》工作。《人間雜誌》是台灣解除戒嚴前後相當重要的一本雜誌,以關心弱勢、關心台灣環境作為宗旨。1989年9月《人間雜誌》停刊後,他隨著愛山的老婆新珠選擇遷居埔里開起國術館,延續父親的中醫之路。直到1992年《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鼓勵他復出寫作,他才當起《天下雜誌》中興新村的特派員。1994年,在林懷民、陳錦煌的邀請下到嘉義新港擔任新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並出版《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一書,開啟了他的社區營造之路。廖嘉展說,新港的社區營造工作,可說是他的啟蒙老師。

三年之後,1997年,嘉展和他老婆顏新珠再回到埔里,成立「展顏文化事業工房」。嘉展回憶說:「那個時期是台灣解除戒嚴之後,社會運動轉向社區運動的非常重要的時期。台灣有非常多的朋友跟我們一樣,在山巔邊、在海涯、在農村、在部落、在漁村為社區努力。一直到1999年921地震前,我們辦了台灣第一屆文史工作者的聚會,在日月潭整理許多台灣的社區工作、文史工作的發展;這群人的努力,讓我們看到台灣精彩的一面,也奠定了台灣社會非常重要的穩定基礎;同時,我們也開始慢慢地思考,個人的文史工作室如果沒有辦法轉型的話,那勢必就很難銜接整個社會的需求跟進步。」(註1)

1996年,廖嘉展開始思考如何像新港一樣有一個基金會,透過公共的參與,結合更多的社會資源和力量投入社區工作。1999年2月,在許多朋友的支持下,於埔里成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嘉展擔任董事長。他希望透過社區營造,看看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帶動整個社會往更有持續性的方向發展?

那時,他協助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畫出版一本推動台灣社區營造理念與實務的雜誌—《新故鄉雜誌》,擔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理事的嘉展,也同時擔任總部就設在埔里的《新故鄉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隔年,這本雜誌得到新聞局金鼎獎最佳新創刊新雜誌獎;再隔年,得到金鼎獎最佳編輯獎及最佳人文社會類雜誌獎。

劫後餘生發願投入災後重建工作

1999年2月成立新故鄉基金會,7個月後就碰上了百年強震。埔里鎮受災嚴重,210位鄉親罹難,6,250棟房屋全倒,6,600棟房屋半倒,嘉展家的房子也全倒。在內外都承受到極大的壓力,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時候。電力與通訊終於慢慢恢復,嘉展收到許多外界朋友的關心;新故鄉基金會的董事會也決定要在埔里成立「埔里家園重建工作站」。在全盟的邀請下,「埔里家園重建工作站」加入全盟聯絡站的網絡,成為全盟在埔里鎮的一個聯絡站。

這個工作站是希望以「新故鄉基金會」作為地區重建的平台,媒合社區的需求跟外界的資源,讓外界資源進到社區時,可以達到最大的效益。當時規劃了四項重建的工作,包括生活重建、校園重建、社區重建以及重建紀錄等等。

劫後餘生的嘉展與新珠發願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至今不悔。

PART Ⅱ 桃米社區的再造之路

                 創發桃米生態村的願景

1999年9月底,嘉展和新珠接受桃米社區的邀請,來到桃米社區協助災後重建。

桃米社區可說是整個埔里鎮最為貧窮的社區。當時,社區的朋友常自我嘲笑說,這個地方窮得連鬼都不敢來。因為整個桃米社區都屬於丘陵台地,沒有太多的可耕地;最大的產業就是麻竹筍。靠麻竹筍討生活是很辛苦的,常常得半夜三點就到山上去挖竹筍、剝竹筍、扛竹筍,加上麻竹筍加工製品常賣不到好價錢,導致社區年輕人國中畢業之後,就立志要離開自己的家鄉謀生。

因為青壯年的外移,社區人力相對老化。

地震之後,社區困境雪上加霜,要用什麼方式來面對社區的重建和發展呢?

嘉展回憶說,當時受邀進到桃米社區,並沒有馬上想到硬體的建設,而是去和社區的居民共同思考社區所面對的問題,同時著手進行社區資源的調查。

社區資源調查是一項最基礎的工作,但也是最為困難的工作。

嘉展說,許多社區在從事社區營造的過程,不是忽略社區資源調查的重要性,就是在進行社區資源調查跟差異化分析的過程,缺乏科學或創新的設計。

嘉展進一步解釋,地方永續發展如果沒有以社區的資源來支撐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在缺乏人才、技術、土地和資金的地方。只有靠社區的資源,透過新的詮釋與新的體驗,才能有機會將社區資源轉化為社會資本,形成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模式。

在這樣的想法下,新故鄉基金會帶動社區凝聚共識的過程,就和學校及政府部門合作,把許多的專業者請到社區來協助資源調查,也請專業者在調查過程帶動社區居民一同進行社區產業與社區生活環境改造的各種討論。

因為有這樣的過程,才得以在不斷地討論之後,凝聚共識創發出桃米生態村的願景。

 

從生態化的方法開始

嘉展回憶說,當時他對社區的朋友講,以後你們靠著一支麥克風就可以有飯吃了。當下就有社區的長輩吐槽說:「以後若靠一支麥克風就有飯吃,我就把頭砍下來給你當椅子坐。」(台語)

想想,十八、九年前兵荒馬亂的時候,對「生態」完全沒有認知的社區居民講所謂的生態村、生態旅遊,諒誰也沒有把握。

事實證明,透過社區居民的參與學習,把整個社區運用生態化的方法逐步實踐生態村的願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從以生態工法營造社區工程開始

當時,新故鄉基金會用盡苦心說服進到社區的工程都盡量要以生態工法的方式來營造。在那段期間,

 

新故鄉基金會透過勞委會以工代賑的方案,聘僱了20幾位村民組成工班,到山上去採集原生植物的種子,自己育苗;現在在桃米社區內約二層樓高的樹有五萬多棵,都是那個時期種下的。

 

除了種樹外,社區裡的溼地營造和河道改善工程也都以生態工法進行,形塑桃米社區獨特的生態景觀,也成為物種的棲息地及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的場域。在社區裡面,營造有各種不同的小型溼地,成為生態基因的保存庫。各種不同的物種都回來了,「一鳴驚人蛙蛙叫!」成了桃米非常重要的生態旅遊特色。

透過認證制度培力家鄉的代言人

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培力自己家鄉的代言人,也就是解說員。一開始,社區就設計解說員的認證制度,要通過認證的解說員,才有資格擔任社區解說的領團工作,這個規矩到現在都還是如此。過程中,得到「飛利浦公司」贊助的120萬元教育培訓費用。隔年,飛利浦公司就因為這個贊助計畫得到全球社會企業競賽的第一名。

具備生態專業的領團解說員不只是引領遊客深刻體會桃米的情境跟生態之美而已,他們還得參與社區關懷、社區資源的調查和監測及整個社區生態倫理的維護。生態資源的調查與監測是生態系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課,因為有這樣紮實的調查與監測,才能理解整個社區的環境樣貌,看看是否有新的發現或危機的出現等等。

以特色民宿為平台,創造人跟環境的互動

接下來,新故鄉基金會透過以社區資源為本的發展方式,在桃米培養出35家民宿,如今各種類型的民宿就形成桃米的特色。他們不只是做生態民宿,也把藝術放進民宿裡面。2014年起,開始推動民宿藝廊的工作,包括結合在地藝術家,把社區裡面許多的故事,透過藝術基地,形成可以跟外界溝通的平台。

「桃米民宿只作唯一,不爭第一。」每家民宿都擁有它的獨特性,並且能夠透過合作,讓遊客從環境跟人的互動,看到民宿、看到整個環境跟人共同成長的生命故事。

社區媽媽與社區長輩帶給社區豐厚的文化與藝術內涵

除了解說員的培訓與認證外,新故鄉基金會也請來名廚,幫助社區的媽媽們提升料理的能力。這個過程讓社區媽媽有很多的學習,也因此創造出社區自己的特色點心。過去,吃真正的青蛙,現在桃米社區已經不能再吃青蛙了,只能把牠們的形象透過紅龜粿轉化成青蛙粿,成為非常叫座的點心。新故鄉基金會也鼓勵社區媽媽們將早年學習的裁縫技藝,轉化製作青蛙布偶。

2004年,新故鄉基金會就在桃米開辦「桃米長青繪畫班」讓社區長輩有放鬆自在的生活,回顧小時的記憶,雖然一開始阿公阿嬤都直喊不會畫,但經由陪伴、輔導與鼓勵後,每個都是深具潛力的畫家,有阿嬤表示,這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候。阿嬤說,畫畫是她從小的心願,但是國小畢業後就開始工作,工作幾年,結婚後,繁忙的生活讓她不再有時間繼續作畫,一歇筆便是60年。她在加入長青繪畫班後,重拾繪畫的喜悅讓她走出病痛,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感覺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八十五歲的阿嬤畫「十八歲的我」,回到了過去的青春跟美麗。

在畫畫過程,阿嬤們找到人生的意義跟價值。後來,紙教堂每年都為這些阿嬤們舉辦大型畫展。阿嬤們從一開始不敢畫,到最後可以畫出大幅畫的時候,是大家都很難想像的結果。阿嬤們也成為一個好交情的社群,每次畫畫完之後,大家分享自己帶來的點心。長輩們的成長是開辦「桃米長青繪畫班」最感欣慰的,這些長輩們背後都牽動了整個家族與社區的向心力。透過這樣的過程,看到桃米社區有很豐厚的文化跟藝術內涵。

出版繪本、3D動畫與桃米聲景聲音的記錄

2011年,繪本作家玉米辰出版《青蛙不必變王子》繪本;2014年,動畫導演楊仁賢發表一部3D立體動畫《桃蛙源記》,都是以桃米的生態場景作為繪本與動畫故事的腳本。動畫是關於一個青蛙家族在遇到牛蛙攻擊後,尋找桃蛙花源的故事,《桃蛙源記》把台灣許多著名的景點都畫進去了,最後青蛙家族找到桃米的草湳濕地作為牠們安居樂業的好所在。

2014年起,新故鄉基金會開始把紀錄桃米各種不同生態的聲音傳出去。透過生態聲音藝術家的記錄及解說員的共同參與,把桃米生態聲音的記錄,放到「世界聲景資料庫」網站(http://aporee.org/maps/)。2016年,有二位作曲家,以桃米生態及溪流的聲音作為他們作曲的基礎,於2016年11月發表,是一首把台灣社區本土資源轉化,再創作出來,與藝術相關的音樂。

移築紙教堂,搭建台日交流的橋梁

一直到2004年,廖嘉展開始體會到,如果基金會沒有自有財源的支持,勢必會經營得很辛苦。因為基金會能夠持續得到社會的資助會越來越有限,要在資源有限又求好心切下經營,要嘛就縮小基金會的規模,讓大家不用那麼累;要不,就要擴大規模,讓自己有營收支持自己繼續前進的可能。

後來,大家選擇擴大規模,並希望基金會要有一個基地,可以作為生財的管道。2004年,基金會修改組織章程,規劃成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附設社區建築見學中心」,其目的就是希望成立一個園區。

2005年1月,廖嘉展應邀率團參加阪神地震10周年紀念活動,來到在阪神地震之後的重要重建基地—鷹取紙教堂,他無意間得知紙教堂將要拆除,改蓋一座永久性的教堂,廖嘉展在晚宴上代表致詞時,即脫口說出,希望這座要拆掉的紙教堂可以移築到台灣來重建,作為台灣與日本在地震之後的社區重建交流平台。這一提議震撼了全場,而日方也很爽快在三天內決定要將這座陪伴神戶市民眾10年的紙教堂送給台灣。

我在得知這項消息後,問了嘉展紙教堂移築埔里的經費需求與財源,他笑著不回答,我隨口說了他,「向天借膽」。這句話,也成為後來嘉展在介紹紙教堂必談一件往事。當時,921震災重建基金會就快要解散清算,我也在既有的計畫內承諾,答應提供部分經費支持。事實證明,支持是正確的。惟一的遺憾,是沒有給予全額的支持,讓嘉展和新珠背負了幾年的債務。

 

建構創新且具振興地方微型經濟的網絡運作模式

2008年,921地震九周年,紙教堂在台灣落成啟用,開啟新故鄉基金會從非營利組織轉型成社會企業的序幕。開園到現在已吸引超過3000萬人次前來參觀,每年舉辦百場左右的各種活動,成為921地震之後的亮點,帶動埔里的整體發展。紙教堂是一個基地,以地產經濟的綜合氛圍不斷行銷在地的價值,更提升了桃米、埔里的能見度,具燈塔效應,讓地方被看到,賣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地方的價值與品牌。紙教堂園區同時也是生態、美學、建築的場域,環境優美,坐落在森林綠意中的紙教堂,讓遊客感受到這座傳承人類互助關懷的小小空間所散發的巨大力量。

紙教堂是榮獲201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坂茂建築師的社會責任之作;2011年,負責紙教堂再生規劃的台灣建築師邱文傑也以此設計獲選為中華民國優良建築師獎;評審團認為:「以平民材料C型鋼為單元,大量繁殖運用,並採焊接手法展現手工藝精神,為台灣庶民建築發聲,提升平民建築至較精緻的領域。」

 

2017年5月,根據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運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的調查(註2),紙教堂是台灣的年輕人心目中排名第二,最浪漫嚮往的結婚聖地;更是全球十大朝聖的人氣教堂,排名第五,該調查如此描述紙教堂:「1995年時日本發生了嚴重的阪神大地震,讓有近70年歷史、當地天主教徒信仰中心的鷹取教會建築遭到震毀。為了讓居民與信徒趕快從被絕望與悲傷包圍的氣氛釋放出來,日本建築師坂茂運用他的想像與設計力,打造了一座紙管為建材的教堂,以最簡易卻不失美感的發想、最快的速度建造起紙教堂,成為一項重建之路的希望指標。」

紙教堂是榮獲201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坂茂建築師的社會責任之作;2011年,負責紙教堂再生規劃的台灣建築師邱文傑也以此設計獲選為中華民國優良建築師獎;評審團認為:「以平民材料C型鋼為單元,大量繁殖運用,並採焊接手法展現手工藝精神,為台灣庶民建築發聲,提升平民建築至較精緻的領域。」

 

2017年5月,根據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運用《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的調查(註2),紙教堂是台灣的年輕人心目中排名第二,最浪漫嚮往的結婚聖地;更是全球十大朝聖的人氣教堂,排名第五,該調查如此描述紙教堂:「1995年時日本發生了嚴重的阪神大地震,讓有近70年歷史、當地天主教徒信仰中心的鷹取教會建築遭到震毀。為了讓居民與信徒趕快從被絕望與悲傷包圍的氣氛釋放出來,日本建築師坂茂運用他的想像與設計力,打造了一座紙管為建材的教堂,以最簡易卻不失美感的發想、最快的速度建造起紙教堂,成為一項重建之路的希望指標。」

教育學習改變觀念,用行動來實踐願景。

嘉展在走過桃米社區的再造之路後總結地說,整個社群經濟營造的過程,必須透過教育學習的過程來改變觀念,觀念改變之後,大家才會更願意用行動來實踐。這跟佛學的許多道理是相通的。我們需要透過許多的啟蒙、許多的學習,甚至是從個人對生命價值的察覺,去能找到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甚至是找到人生的方向?地震給予我們很多的功課,也給予我們很多的機會,這樣的功課跟機會,對我們來講是需要有一個長期陪伴的過程,在過程裡面,大家在遵守追求願景的前提下,進行不同的發展方法、策略與資源整合;也在這樣的過程裡面,解決內部的矛盾、衝突,以至於大家更願意往前邁進。

PART Ⅲ 從桃米社區生態村到埔里生態城鎮

社群力量的結盟:找尋連結的元素,從小社區連結到大城鎮。

2010年下半年開始,埔里地區的NGO開始思考埔里的未來-大家一起發想埔里的願景:能不能將「桃米社區生態村」的經驗擴大到「埔里生態城鎮」的發展?

在半年的跨域討論中,蝴蝶成為引領埔里生態城鎮發展的吉祥物。

2011年起,新故鄉基金會揭舉「再現埔里蝴蝶王國」的文化標竿,進而倡議在大埔里生活圈內〈埔里鎮、魚池鄉、國姓鄉、仁愛鄉〉展開跨域協同合作的生態城鎮營造計畫。包括:(1)從蝴蝶資源調查到棲地營造;(2)從生態解說員培訓認證到蝴蝶環境教育列車的推動;(3)從蝴蝶資訊庫的建立到蝴蝶生態旅遊軸線的推廣;(4)從蝴蝶藝文活動的辦理到Butterfly交響樂團的成立等等;都依循以在地域資源的有效應用為前提,以生態環境為本,以住民為主體,透過互助合作,共創人與環境雙贏的生態城鎮行動。這幾年來,「再現埔里蝴蝶王國」已深深烙印在埔里各社群的工作裡。

根據過去成立園區(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附設社區建築見學中心)的轉型經驗,嘉展很清楚要透過社會企業的發展,才有可能鞏固新故鄉基金會及地方的轉型能量。當從政府部門或私人取得資源有困難的時候,就需要靠社群的力量。透過社群力量的結盟,共同發展,每一個團體都有他的角色跟位置。在這個想法底下,2010年下半年起,許多地方社團就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把桃米這個小社區生態村的概念,擴展到大埔里生態城鎮呢?在這樣的發想下,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可作為社群連結的元素-蝴蝶。

回顧1960到1975年時間,蝴蝶曾是埔里重要的產業。當時,每年從埔里外銷到日本、全世界的標本和工藝品,可以說是埔里很重要的經濟來源。當時,每年犧牲的蝴蝶數量超過二千萬隻。大家很難想像,台灣一年要抓二千萬隻的蝴蝶,作成各種不同的標本和工藝品,外銷到全世界。時空轉變,發展形式當然要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將把對蝴蝶的愧疚,轉換成對蝴蝶的回饋?所以,當下要作的是蝴蝶棲地的營造;未來,則是要把蝴蝶的藝術元素融入到新的文創產業與生活內涵,並將它與大埔里地區的城鎮轉型相結合在一起。

這樣一個透過社群合作,所形成的公共治理模式(從生態保育,發展與觀光及文化產業相接合),很重要的是要學會跨域合作的能力,才能以社群的力量推動生態城鎮的進程。

美,是一個動人的元素,透過美的元素,重新讓我們對生命、對環境有更多的體驗。

在這個過程,新故鄉基金會和埔里地區的NGO透過許多的教育,包括蝴蝶生態解說員的培訓跟認證、生態城鎮系列講座,甚至到學校、到社區去開設各種不同的課程,營造許多蝴蝶棲地的示範地,讓蝴蝶的美可以回到身邊。他們把蝴蝶相關的食草,轉化結合成為人可以食用的料理,舉辦了蝴蝶大餐比賽,有社區、有餐廳參加,也得到好評。社區裡面,已有兩個可以推動蝴蝶餐料理的餐廳。未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蝴蝶的美與文化、文學、美術、戲劇及自然相結合,形成一個新的創意,與時尚產業相連結,讓年輕的創意工作者、藝術家們可以運用這些元素,發展出更多的創新產業。

成立Butterfly交響樂團

除了這些看得到的元素之外,2012年,新故鄉基金會在紙教堂安排演出一齣音樂劇:「三隻毛蟲闖天下」。在音樂劇的表演過程,新故鄉基金會很驚訝發現埔里竟然有一群學音樂的老師跟孩子們,可以用弦樂來伴奏讓人非常震撼的音樂!隔年,埔里地區的幾位朋友就發想,有沒有可能將這些孩子組成一支樂團?這樣的發想下,Butterfly交響樂團就在2013年組成。

「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讓在地孩子得到生命支持的力量

Butterfly交響樂團成立之後,新故鄉基金會把樂團帶到老人院、醫院、社福照顧機構和學校等地方,讓以為要到音樂廳才能欣賞到交響樂的朋友可以欣賞到交響樂。Butterfly交響樂團的每一次演出,都受到許多的鼓勵與感動;因為有這些鼓勵跟感動,新故鄉基金會也調整了樂團的定位,希望可以培力更多在地孩子,尤其是弱勢家庭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交響樂。新故鄉基金會開始和一些學校談合作,由新故鄉基金會支援師資與樂器,至今已有十七所學校、三百九十五位孩子參加新故鄉基金會的「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

「蛹之聲音樂培力計畫」是希望讓在地的小孩,尤其是弱勢家庭的小孩子們,可以從學習音樂的過程,產生對生命不同的體驗跟感動,讓他們在人生的過程,得到更多的生命支持力量。

一個小小的鄉鎮要成立支持一支交響樂團,而且要讓大家確實看到樂團存在的力量和價值,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2016年11月,嘉展帶著七位孩子到東京三多利音樂廳和311災區進行為大槌町新建音樂廳募款表演,並到311災區交流演出,得到許多日本朋友的感動。

PART Ⅳ 以生態為本的永續發展

發展「自然農業」,生產安全又充滿生命力的農作。

生態城鎮的推動是要靠社群網絡的關係,而不是靠政府有多少預算、多少計畫投入到這個地方來。嘉展希望透過生活者自我的察覺和努力,去面對自己生活的問題;也希望透過這種彼此資源的連結,去形成共同發展的途徑。這樣的方式,已經在埔里形成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發展模式。所以,新故鄉基金會舉辦很多各種不同的活動;例如,埔里社群每年聯合舉辦的生態城鎮園遊會,就是靠各個社團的努力與志願,自己來做事情,包括年輕人回來組成不同的運動社團、經營民宿、設計公司、獨立書店等。

在埔里,這幾年受到PM2.5的影響,很多的媽媽與學生們共同出來,為環境的問題走上街頭,到社區與學校作環境教育講座等等。

近來,新故鄉基金會與韓國自然農業專家趙漢珪先生合作,計畫發展出一套自然農業的方法,利用在地的微生物改良培力自己的土地;也把它運用到畜牧、養殖等領域,希望讓生活者都可以吃到最安心的食物。

趙漢珪先生提到,農村後繼者的流失是最為深刻的農村環境破壞,這是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危機。讓農村的人口不要再流失,讓農村裡面還可以聽到小孩子的哭聲、歡笑聲,那就是農村開始復甦的時候。他說,農業是天職,不只是職業,自然農業是要讓週邊社區能夠過更好的生活;農業不是娛樂和技術,它是一種愛情的表現,是要把小孩健康養育成人,是要守護全體國民的健康。過程中,正視自然農業就是依循自然的道理,藉著在地微生物的力量,生產出安全又充滿生命力的農作;這是尊重植物和動物的基本權利,發揮它們的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力量來發展農業。

紙教堂周遭的18個生態池擁有豐富的生態與環境美學,可以結合自然農業的方法發展生態農業。

美是未來新故鄉自然生態農場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式。

新故鄉基金會正跟暨南大學共同推動「埔里生活博物館網絡」。廖嘉展解釋說,生活博物館網絡的概念是源自每一個地方都存在著非常值得珍視的資源,生活博物館網絡是要將這些資源連結成一種可以在生活裡面被看到,並且具有生產力與詮釋力的文化內涵;透過這種文化內涵的呈現,可以讓更多人去理解在地。從資源、生態到轉化為產業的過程。透過這樣網絡關係,創造新的地方力量,讓公共利益可以最大化的發展,並產生新的社會群經濟發展模式。這種社群經濟的發展不以個人,或者只是純粹金錢的收入為目的,而是要看到人的價值、環境的價值,與彼此之間因為這種價值的連結跟創新所呈現的社會總體價值。

從學習、培力,到陪伴,從一個偏遠的桃米社區,到抓住一個重要的,可作為社群連結的元素(蝴蝶),把社區生態村的概念,擴展連結到大埔里生態城鎮。這個以生態為本的永續發展歷程,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有著許許多多的矛盾與衝突,廖嘉展與顏新珠夫婦,以及一群同甘共苦的同事與好友們,用盡20年的歲月一步一腳印、劈荊斬棘所開創出來的。天上沒有掉下來的成果,掉下來的是「責任」!

 

註1.廖嘉展(2016)。從桃米青蛙村到埔里蝴蝶鎮的社群經濟營造。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研究中心心靈環保講座選輯(二)(第190~216頁)

註2 .網路溫度計( 2017-06-01)。朝聖全球十大人氣教堂,在台灣就有兩座!。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