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地震測報發展與成果

為綜合發展地震觀測、速報及預測科技,並將成果應用於地震防災工作,以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中央氣象局自民國80年開始執行強地動觀測計畫,以六年為一期之中程計畫進度,逐步朝有效降低地震災害損失之目標邁進。

         「強地動觀測第一期計畫」於80年7月開始執行,主要致力於觀測設施硬體建置,建立都會區的強地動觀測網,以蒐集各都會區地層、土壤及結構物之強震資料。截至目前為止,共設立689個自由場強震站及61座的結構物監測系統,其所蒐集的強震資料,不僅是工程界耐震設計規範最為重要的參考,同時也是提供救災單位搶救方案的重要依據。強震測站於921地震時留下大量的強震紀錄,其中包含為數眾多的近震源紀錄,這些紀錄資料均為政府修正建築物耐震分區標準以及制定震度劃分新階級的重要根據。

         87年進行「強地動觀測第二期計畫—建置地震速報系統」,此計畫主要目標除提升地震測報作業能力外,致力於建置快速發布地震訊息之機制以縮短通報時程,測報資訊經由傳真存轉、電信語音服務(166、167)、網際網路(WWW)、電子郵件(e-mail)、呼叫器系統(pager system,現已停用)及行動電話簡訊等多種傳播媒介向外發布,使各級單位、甚或媒體及社會大眾快速獲知地震消息。相關防救災單位亦能夠提高緊急應變時效,強化地震救災功能。921地震時,地震速報系統充分發揮預期成效並受到全球矚目,特別是88年10月美國國會特別徵召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地震測報首席科學家 Dr. Waverly至國會說明臺灣速報作業的成就。

         921地震發生以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為強化國內地震科學的研究以及地震災害的防治,自89年起推動「地震及活斷層研究」的跨部會重大科技計畫。在此計畫下,中央氣象局建設完成150個GPS連續觀測站,以監測斷層的活動性與地表的變形情況,即時掌握地殼應變累積的時空變化與地震活動度的關聯性。同時完成32站寬頻地震儀的設置,藉由寬頻地震儀所記錄到完整斷層面破裂過程之地震波形紀錄,以研究臺灣及鄰近地區大地構造與地震活動的關連性。此外,中央氣象局並與經濟部水利署所合作建立7口地下水位監測站,以連續記錄方式持續觀測大氣壓力、雨量、水溫、氣溫與地下水位相關性,藉以建立與地下水位變動相關的研究參數,探討地下水位變化與地震前兆之關連。

         93年開始執行「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主要目的為再次提升測報效益,經由地震速報減災構想,將地震測報技術運用於可行的地震預警防災作業上。在現有地震速報作業時間1分鐘的基礎下,逐年縮減5至10秒,希望能將測報速度縮短至30秒以下,以對於距離震央較遠之都會區,在破壞性震波到達前,爭取10-20秒之地震預警時間。

         有鑑於6.0以上的中大規模地震約有近70%分布於臺灣周圍海域,因此基於有效提高臺灣現有陸上地震觀測網的涵蓋範圍能至延伸海域,以提供較正確且即時的地震資訊,達到增加地震預警及防災作用之目的,中央氣象局規劃由宜蘭頭城向外海延伸,鋪設海底光纖電纜架設,並於路徑沿線裝置電纜式海底地震儀與海嘯監測儀器,進行海底地震活動與海嘯預警之即時監測。此外,順應世界潮流及趨勢,中央氣象局著手建置新一代低雜訊之井下地震儀觀測系統,可避免地震信號受地表環境干擾,提昇地震定位精度、增進地震測報效能(97年已完成臺灣東北部6個站,98年規劃建置3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