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市成功香榭:堅毅母性,輪轉歲月

交屋後,迫不及待地搬進新厝,家具一件件就定位,家的感覺又回到眼前,張淑卿、廖婉莉母女緊密地抱在一起,激動落淚,酸中帶甘的況味,說與誰知?可以確定的是,二○○五年八月十二日,是廖同燦家族不可遺忘的一天。

         房子倒了,一家五口浪跡四方,住過露天停車場、軍營,再搬進組合屋。後來,市公所公告限期內遷出可領取三萬元補償金,廖同燦一家如期到外面賃屋而居,未料才過了二天,市公所的決策朝令夕改,結果是租合屋可延住兩年,已遷出者,無端增加了兩年的房租負擔。

         「成功香榭」曾推選六人組成重建委員會,但在未加入臨門家族前,陸續入住以七折購得的國宅,因此,社區籌組更新會的法定戶數尚缺一戶,決定性的臨門一腳,去與留之間,廖同燦夫妻選擇回來參與重建,從而聯手接住這顆燙手山芋。

         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既要撫育三個子女,又要勞心勞力圓重建的夢,時間和經濟壓力沈重不難想見。上蒼究竟不負苦心人,房子化為烏有,一百多萬的房貸還是要攤還,張淑卿向土地銀行提出協議承受的申請,終能心願得償,算是受災戶當中少見的幸運兒。

         廖同燦從事電力公司外包電纜配線工程多年,早先工作量大,一個月的工資多達十萬元,近年,只有以往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受大地震波及,土質鬆軟,不少配線地點位於懸崖峭壁,潛在的危險性突增,不得不轉業,改送郵局外包大宗郵件。

         張淑卿在冷門職種尋得謀生之道,她以駕駛廣告車為業,自主性高,又能夠接送孩子上下課,如今長子和長女已然可以分擔家計,才十六歲的么女則貼心地要以自己的能力打工賺取學費。

         一九八五年,婚後第四年開始開廣告車,那些年的台灣社會經濟繁榮,建設公司的房地產廣告、服裝店的周年慶和換季造勢、選舉宣傳車沿街催票,以及茶業比賽的試喝與推廣等等文宣、促銷活動都少不了這項街頭尖兵。張淑卿承包車隊廣告,自行開一輛,再另外找來五輛加入,浩浩蕩蕩地上路;全盛時期,每月平均出車十六、七天,一天開六小時可領得一千八,大地震過後,平均每月出車不到七天,一天工資降至一千二,而且車隊縮編為三輛,有時候也曾整個月「貢龜」的紀錄。

         張淑卿在就業市場的夾縫中找到自己的天空,汲汲營生,相夫教子,把家庭的生命力發揮到極致,誠如許多臨門家族的女性理事長和總幹事,是一群內化了傳統母性特質的女強人,她們是扶持家庭、安定社會不可忽視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