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福島核災 反對核電復辟

莫忘福島核災 反對核電復辟

刊登於風傳媒……

311是福島核災後第十四週年前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循例在每個週年的日子,表達我們關懷的誠意,也呼籲政府與國人【莫忘福島核災,落實非核家園】。這一天,我們除了有在凱道的快閃行動外,也會前往立法院宣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將本諸【非核護家園】的信念,投入【罷免救台灣】的行列,也要呼籲國人一起來罷免擁核立委,反對擁核立委聯手修法護航核電復辟。

去年國會改選,向來支持核電的國民黨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後,激起國內擁核聲量,過去八年的「能源轉型」成為被抨擊的標的,「非核家園」被說成是「缺電、漲價與增碳的元凶,經濟成長的絆腳石。「振興核電」儼然成為藍白聯手的使命。於是,先有王鴻薇、邱鎮軍、羅智強、蘇清泉、翁曉玲及台灣民眾黨團等提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企圖為「核電廠延役」解套。今年初,又因國民黨朱立倫主席在中常會聲稱,國民黨將以民生為主軸,推動包括修正「環境基本法」,把「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且為了發展核能,要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將核子反應器設施的使用年限,從目前的四十年延長到六十年等等。藍白立委於是銜命暴提「環境基本法」、「氣候變遷因應法」等等的修正法案連同稍早前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一共有22個版本。其目的除了是要「促進核電發展」外就是要把「非核家園」四個字從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徹底消滅

雖然過去八年的能源轉型沒有能兌現當年所訂下的「天然氣50%、燃煤發電30%、再生能源20%」的目標,加上執行過程出現不少弊端,如台鹽綠能弊案、台南的「小二甲」弊案、「假養殖真種電」等等,執行面確實頗令社會不滿甚至部分向來反核支持綠能的環保團體也失望地轉向反對綠能;但,也非一事無成。經查能源署公開資料,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期間,燃氣發電部分已從2016年的年發電832億度增加至2024年的1,224億度,發電占比從2016年的31.5%上升至2024年的42.4%。再生能源部分,則從2016年的年發電量127億度增加到2024年的335億度,發電占比也由4.8%上升至11.6%。再生能源機組則由2016年的4.726GW,增加至2024年的21.052GW,增加16.326GW,為核四兩個機組總裝置容量2.7 GW的六倍。

如今,在淨零排放的目標下,藍白總扛著擁核學者「想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沒有核電根本做不到,也唯有穩定供電的核能,才能支撐台灣經濟」的招牌,大肆鼓吹「核能發電是最經濟的能源!」甚至出現「核能等於綠能」的論述

感覺整個世界已經掀起核能復興的浪潮,再不了五個月就要實現的「非核家園」出現瀕死的氛圍。

雖然我們知道減碳是一項綜合性的任務,而要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在執行面的挑戰很多。但我們認為,加速能源轉型,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節能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才是符合國際對抗氣候變遷的潮流。如果再ㄧ味的去仰賴會為下一世代製造更多風險和負擔的核電,重蹈過去四五十年的覆轍,不僅會妨礙台灣能源的自主化和產業的低碳化,更會嚴重危害台灣的永續發展。

在國民黨步步進逼,立法院藍白聯手過半席次下,如果我們不採取堅強有力的反對行動,核電廠延役重啟也將會成為事實,台灣人民為實現「非核家園」的努力更可能付諸流水。

眼前能做的就是扛起「非核護家園」的旗幟,加入推動大罷免救台灣」的行列,罷掉擁核立委!不要讓他們有機會聯手護航核電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