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shieh's observation & learning

921《社區報》

懷著敬畏與不捨的心情彙整這些即將流失的資料與記憶

九二一震災後,為了傳遞震災訊息、救災及重建政策、重建規劃進度與構想或專業協助團隊,公私部門均認爲社區報不僅可以作為社區住民間聯繫與打氣的管道,也具有凝聚社區居民意識與激發社區自立自主的功能;於是,社區報就在一時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至2001年 7月底統計的資料顯示,災後重建區內共誕生了80餘種社區報。這些社區報依發行單位來區分,可分為公部門與民間團隊兩大部分;前者如《重建報導》(行政院921重建會)、《南投縣再造快報》(南投縣政府),後者如《鄉親報》(果然文化工作室)、《鄉親月報》(中寮鄉親工作站)、《921災盟通訊》(921災盟)、《921民報》(921民報編委會)、《石岡仔鄉親報》(新竹北埔大隘社)、《清水溝報》(竹蜻蜓工作隊)等等。(資料來源:《協力與培力—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兩年工作紀要》)

延伸閱讀…《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兩年工作紀要P.113~122》社區報

  • 《921災盟通訊》

一份由災民自己發聲的報紙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發生後,中部三縣市(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災情慘重,不計其數的集合式住宅社區被震塌崩毀 ,輕微者亦壁裂柱危,各地無不忙於救人賑災,窮於安置驟失居所的倖存災民。月二十三日,三位曾經從事社會運動的志工-陳秀賢與黃志翔以及曹偉豪從台北驅車南下,偕同東勢災民劉欣恆一起前往東勢、豐原、大里、霧峰、太平等地,深入走訪災情。處於當時全國人道援助的濃烈氣氛中,儘管賑災物資源源不斷,救災志工絡繹不絕,黃志翔等四人卻深深感到不安,因為人道熱情終有消褪之時,而後家園重建之路卻荊棘重重,所必須面對的是建商的貪狡不義,政府的顢頇無能,銀行的嗜利無情,司法的漫長不公,甚至是非災民的冷漠敵視,屆時,廣大災民恐將陷入孤立無助的困境之中!於是,黃志翔等志工便四處倡導災民組織集體力量以謀自救,就在九月二十七日,大裡市台中王朝所召開住戶大會中,高子欽,這位不到三十歲的台中奇蹟年輕災民,對於陳秀賢所演講受災社區應串連團結之道深感認同,與台中王朝陳郁彬一同騎著機車,憑著一股衝勁 ,於短短三四天內串連了大里、太平、霧峰等地近四十座受災社區,在十月一日假大里市大元國小會議室,舉行了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戶聯盟(簡稱災盟)成立大會。

e-BOOK921災盟通訊》電子書

《中寮社區報》

九二一地震後,提供中寮鄉重建訊息的社區報《鄉親報》,最初是由馮小非、王亞力、洪慈宜、陳卉怡與陳雅芬等夥伴所組成的「果然文化工作室」,於地震之後的二個月(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九日)推出試刊號。不過在試刊號上的出刊前言中,這群文化工作者便指出:社區報應該由當地居民自行發起與編輯,但在地震後的非常時期,他們願意成為地方的錄音機和筆,擔任地方記者的角色,紀錄居民真實的想法與心聲,透過《鄉親報》的定期出刊,為中寮鄉民提供定期的訊息,也讓外出的中寮遊子持續知道家鄉的訊息。因此,在發行十五期後,《鄉親報》由在地組織,位於南中寮的「中寮鄉親工作站」接手發行《鄉親月報》,果然文化工作室擔任協力採編。

2001年曾一度中斷的《鄉親月報》,於2002年2月起,由位於北中寮的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接續發行,讓在《鄉親報》及《鄉親月報》均有固定刊載的「中寮照相簿」版,以《鄉親照相簿》穿上新衣衫重現江湖。儘管《鄉親照相簿》持續發行的時間不長,但留下在地視角紀錄的生活、產業及校園重建等階段照片,如今展報再看仍覺彌足珍貴。

《鄉親報》

鄉親月報

鄉親照相簿

《埔里社區報:希望.埔里》

  • 《921民報》

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災區湧現社區再造意識,南投的中寮、鹿谷、竹山、埔里、和平、魚池,台中的東勢、石岡、豐原等地居民,紛紛以創辦社區報作為凝聚社區意識、推動家園重建的媒介。2000年1月22日下午,廿多家災區社區報的編採人員齊聚台大,參加由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與中華傳播學會共同舉辦的「災後重建中社區媒體之角色」座談會。會中各社區報成員交流辦報經驗、討論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其中的石岡仔鄉親報、清水溝報、MIHU快訊、九二一災盟通訊等四個團體更當場宣布,將整合資源,發行涵蓋中部災區的聯合報紙「九二一民報」。「九二一民報」計畫將於2000年2月19日元宵節創刊,籌辦人程曜、李文吉表示,民報將整合現有若干社區報有限資源統籌運用,並以中部災區作為發行範圍,內容包含災區新聞、社論、政府重建安置政策等,希望達到共同監督、評論災後處理工作的目標。預訂每十天發行一期,每期二至三大張,將由李文吉、藍博洲、瓦歷斯諾幹等人主編,並邀請瞿海源、高信疆等人擔任發行顧問、評論員。

《石岡人》

《石岡仔鄉親報》

生活中原本應充滿了喜怒哀樂,但921地震以來的一個多月,我們似乎失去了歡笑。殘破的家園,親友的傷亡,飽受驚嚇而疲憊的身心,不確定的訊息…..不明的這一切教我們茫然。

但茫然歸茫然,我們畢竟還活著。而只要還有口氣,即使再渺小、微弱,就沒有走不下去的道理。天地可以不仁,但我們不甘只作芻狗。

我們被迫成了過河卒子。我們或急著想回復以往的家園,但心中也明白這急也急不來,而且也恢復不了。

個別的家庭或人,能力或許有限。但是數人、二三十人在一起,總應能發揮些作用。有些是或可單打獨幹,但地震後家園重新創建的許多大事,卻得靠大家一起來。 要想一起來,就得相互通通氣。光靠嘴巴、耳朵,作用有限。「石岡仔鄉親報」是石岡在地人、片麻岩映像工作室、新竹縣北埔「大隘社」一些朋友,在萬事待興中用有限能力擠出的一份週刊。

總希望透過「石岡仔鄉親報」,石岡人的聲音能相互傳達出來,石岡人當前面對的問題能得到澄清與逐步有效的解決,石岡人重建開創家園的努力能得到肯定、支持、與珍貴的記錄。

我們會掉淚,會傷悲,但我們不會被災難打垮。「石岡仔鄉親報」與石岡人會在重新開創家園的路上一路攜手走下去。

發行:石岡子工作隊 ‖編採:大隘社、片麻岩

《石岡人家園再造通訊》

白底黑字,簡單的四個版面,石岡人社區報自1999年成立以來,至今共已出刊120期,陪伴石岡鄉人走過了12個年頭,見證了石岡區(過去為石岡鄉)從九二一地震之後漫長的重建之路,未來將繼續發行,陪伴石岡區的居民繼續走下去。

民國88年9月21日,台灣發生規模7.3的集集大地震,位於台中市(當年尚是台中縣)的石岡區,由於房子過於老舊,因此幾乎都在地震中坍塌。石岡人社區報主編黃國倫說:「地震後那幾週,居民都只能住帳篷,一直到外界支援的組合屋送來,大家的生活才開始有比較好一點。」同年十月,從事社會運動的盧思岳當時帶領「無殼蝸牛聯盟九二一災區支援小組」到石岡鄉,成立「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投入石岡地區的重建工作,並報導相關新聞,石岡人社區報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中創立的,2003年後「石岡人家園再造工作站」改組成「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由住在當地的劉祥三先生接手經營。

石岡人社區報總編輯管雅菁表示,石岡人社區報成立至今,共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石岡人社區報成立之初,名稱為「石岡人家園再造通訊」,採取不定期出刊的方式,內容主要是針對災後重建的紀錄與報導,將政府機關針對災後重建的相關政策、補助訊息告知民眾,並反映當地居民的災後心聲,出刊的費用由工作站自行籌募,並接受鄉親的捐款。2002年、2003年期間,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的補助,每月定期出刊,除了持續報導重建工作的相關紀錄,內容轉向報導鄉內各社區的人、事、物及文史等在地故事。

2003年後,「石岡人家園再造通訊」改名為「石岡人社區報」,出刊時間從月刊變成雙月刊,內容從關注災後重建的通訊報,轉為報導在地新聞的地方社區報,主新聞與專題由總編輯與主編負責,其他內容則多採取讀者投稿的方式。目前的經費來源僅靠鄉親的捐助,還有石岡人協會自行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新聞局申請專案補助,管雅菁坦言,經費來源是社區報常常面臨的困擾。他們也曾考慮在社區報上刊登廣告,以此賺取經費,但最後開會的結果,大家還是覺得社區報應該要維持原樣不刊登廣告,「再說,我們一期也才發行2000份,又是雙月刊,廣告商應該覺得沒什麼賺頭吧!」管雅菁開玩笑的說。

有別於其他的報紙,石岡人社區報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每期的刊頭字體都不一樣,而且都獨具個人特色。管雅菁說:「我們每一期都會找一位在地的石岡鄉鄉民替我們的刊頭題字。」題字的對象從小到老都有,但有時候遇到老人家不會寫字,怎麼辦?遇到這情形,管雅菁表示,會請人先寫上「石岡人」三個字,再請老人家模仿照寫;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希望讓石岡鄉的鄉民對社區報有參與感,也希望加強社區報與石岡人的聯繫「至少大家會好好珍惜自己題字的那一期,不會拿社區報去包便當。」管雅菁幽默的說。

對於石岡人社區報未來的發展,管雅菁表示,未來將舉辦「社區報採訪特派員工作坊」,模仿社區大學的方式,招募學生並培訓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報等觀念,期望能讓更多人一起投入關注石岡地區的行動,挖掘出更多石岡在地的故事。

資料來源:http://old.ohmygod.org.tw/goodtohaveyou/good202.htm

  • 太平頭汴坑社區報

頭汴坑,是臺灣臺中市太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半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大興里東大半部、坪林里東部、勤益里東南小半部、東和里東半部、聖和里、頭汴里、東汴里、光隆里東部、永隆里最東端、黃竹里東北部邊界地帶,另外還包括新社區的協成里西南端,以及國姓鄉的長豐村西大半部、長流村西北半部、大旗村最北端。 台中太平頭汴坑社區報「頭汴坑ㄟ代誌」是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於九二一大地震進駐台中太平頭汴坑後,所發行的紙本社區報。由於當年時空背景不同,通訊軟體及資訊沒有現在這樣發達,因此頭汴坑社區報成為連結太平頭汴坑鄉親的主要精神食糧。由董事長葉晉玉先生擔任發行人,陳志成先生擔任主編,編輯群由侯水河社造員負責召集採訪及撰稿,內容主要在報導頭汴坑鄉親的動態,還有政府對九二一震災後的各項重建措施及扶助方案,以及包含太平頭汴坑(主要為頭汴里及東汴里)內的文化、生態、健康、小學(頭汴國小及東汴國小)及頭汴坑內鄉親的動態,非常受到鄉親的喜愛及歡迎,水源地文教基金會也從九二一大地震災後社區營造出發,歷經二十年辛勤奮鬥及耕耘,逐步讓在地社區產業太平藍登上世界的舞台。

  • 《921民報》

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災區湧現社區再造意識,南投的中寮、鹿谷、竹山、埔里、和平、魚池,台中的東勢、石岡、豐原等地居民,紛紛以創辦社區報作為凝聚社區意識、推動家園重建的媒介。2000年1月22日下午,廿多家災區社區報的編採人員齊聚台大,參加由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與中華傳播學會共同舉辦的「災後重建中社區媒體之角色」座談會。會中各社區報成員交流辦報經驗、討論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其中的石岡仔鄉親報、清水溝報、MIHU快訊、九二一災盟通訊等四個團體更當場宣布,將整合資源,發行涵蓋中部災區的聯合報紙「九二一民報」。「九二一民報」計畫將於2000年2月19日元宵節創刊,籌辦人程曜、李文吉表示,民報將整合現有若干社區報有限資源統籌運用,並以中部災區作為發行範圍,內容包含災區新聞、社論、政府重建安置政策等,希望達到共同監督、評論災後處理工作的目標。預訂每十天發行一期,每期二至三大張,將由李文吉、藍博洲、瓦歷斯諾幹等人主編,並邀請瞿海源、高信疆等人擔任發行顧問、評論員。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在〈921《社區報》〉中有 3 則留言

  1. 「謝志誠」的個人頭像
    謝志誠

    issue只能線上看

    你可下載pdf

  2. 「謝志誠」的個人頭像
    謝志誠

    也有pdf

  3. 「huang」的個人頭像
    huang

    你好,我是黃孫權,最近策劃一個921二十週年的展,辛苦你數位化這麼多珍貴資料。但放在issue上的只能線上看,實在不容易,而下載被鎖了,若想仔細翻閱這些材料,不知有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