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市東美社區:起厝開路,尋求新機

挑高三米半的居室,豔紅喜幛高高掛。新厝於二○○三年底落成,二年半過後女兒出嫁,稱得上喜上加喜,黃福興、賴秀鳳夫妻,對於好厝、好親家都很滿意,只是地震的後續影響並沒有完全過去。

         黃福興被震垮的樓板擊中,醒轉過來,本能地撳下夜光錶按鈕,時間已溜走了近三個鐘頭;重物壓在身軀,掙脫不易,他暗自忖思:假使能夠獲救,必定終生行善助人,回報重生的恩典。當他被軍隊弟兄救出,脫困時,已是早晨九點多,身上的血跡早已乾了。

         三天後出院,黃福興和妻子捲起衣袖為二、三百名災民炊煮三餐,跨出綿長的行善步伐的第一步。他擁有廚師證照,平日到處為流水席「辦桌」,所以打理脤災伙食難不倒他,只不過他負傷尚未康復。

         東美社區成為臨門家族第十號,決意原地重建,黃福興放棄已付了五十萬訂金的預售屋,回頭擔任更新會理事長,洪星說:「沒人理睬的事,只有他最熱心,也最辛苦。」二○○二年七月動土,蓋到一半,黃福興一度想退出,從先前放棄購屋訂金這樣果決的行動來看,可見重建難度之高,否則豈會輕言作罷。碰到挫折感,妻子不斷為他打氣,才又鼓起戰鬥力。

         新厝一樓預先掛妥四面市招,而且暫且都以社區的新名稱「儒麟尊邸」掛牌,期待開市營業那一天,將會換上正式的店名。但事與願違,市招依然原貌不動。

         八年前肩頭壓成內傷未癒,仍在看中醫的黃福興說,這年頭「歹賺吃」。災前,平均每個月有個二十多天忙著辦桌,這些年遞減為只有五天左右,他不得不考慮是否要改行。大環境在變,年輕人結婚多以餐廳或飯店為考量,另方面鄉村都市化的結果,想要尋得空地辦桌已非易事。

         社區住民非常期待能夠儘快打通聯外道路,而與中興路銜接後可以更順暢地直通台中市,藉此招徠人氣,刺激商業活動的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