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10月13日制訂
89年12月20日修訂
第一條 為妥善管理及運用九二一震災捐款,特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會董事會掌理本會基金及經費之收支與保管事項,其業務由執行長負責監督財務組辦理,並由財務組編製年度會計報告彙送董事監事會核備。
第三條 本會之收入及支出,應開立中央銀行或金融機構專戶處理。
第四條 本會除創立基金不得動用外,其他經費之運用應編列預算並經董事會決議後嚴格控制。
第五條 本會每年孳息之收入及節餘之經費,得移作經費應用。
第六條 為使震災捐款發揮最大之用途,本會應主動依災後重建之需要,規劃重建專案並經董事會決議後執行。… Read the rest

濱南案的「高耗能」與「高耗水」兩大議題,在「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召開前夕與行政院蕭萬長院長動怒後,終於躍上檯面。
首先,1996年6月1日,在台南縣區漁會舉辦了「觀光休閒漁業規劃與發展研討會」,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林梓聯技正、海洋大學廖聖惠教授、逢甲大學李素馨教授與宜蘭香格里拉休閒農場老闆張清來先生,分別以「觀光渡假漁業的構想與實施」、「促進台灣休閒漁業的發展」、「休閒農漁業的規劃與設計」與「休閒農漁業的經營管理和行銷實務」為題,向80餘位農漁民代表介紹發展觀光休閒農漁業的意義,以及如何進行農漁業資源的整合規劃與利用。… 
首先,台灣環保聯盟、反七輕反大煉鋼廠搶救濕地聯盟與生態保育聯盟各加盟團體在蘇煥智國會辦公室馬士元與王誠之的支援下,於1994年12月30日下午二時在立法院第九會議室召開「七股濕地開發案環境衝擊評估會議」,由台灣環保聯盟施信民教授主持,評估會議指出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將對南台灣生態產生重大衝擊,包括「使得南台灣最大的海岸濕地毀於一旦,珍貴的濕地生態將從寶島消失」、「破壞黑面琵鷺棲息地,使台灣再度背上國際譴責的惡名」、「高達7,275萬立方公尺的土方,相當於十條中山高速公路的用土,所需的大量土方將破壞海岸地形」、「每天高達32萬噸的用水,將迫使興建美濃水庫與瑪家水庫」、「南台灣的沿海魚類將失去產卵場所」等。… 
自「黑面琵鷺的鄉愁」乙書出版迄今已逾八年,沒想到「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東帝士七輕、燁隆大煉鋼廠)」的陰影依然存在,今年一月份環保署才剛公告其環評報告;而與我們一齊奮鬥保護七股潟湖的當地「反濱南」的漁民領袖「家旺伯」卻在今年三月十一日不幸過世,令人不勝唏噓!雖然我們深信「家旺伯」反七輕保護鄉土的精神不死,但總也鞭策著我們保護鄉土的責任未了!
這幾年來,講到七股,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黑面琵鷺」,因為,這種嘴巴扁扁長長,兩隻腳細細長長,嘴像琵琶,腳像白鷺鷥的國際著名稀有鳥類,每年冬天總要千里迢迢的飛來台灣七股曾文溪口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去;除了名聲響噹噹的黑面琵鷺外,近來常在媒體曝光的還有七股鹽山。到過七股玩的人,總會搭上竹筏或膠筏改造而成的遊艇,橫渡七股潟湖,穿越養殖牡蠣的蚵篷,登陸到沙洲上去看看鷺鷥的鳥穴,看看滿地亂跑的和尚蟹,然後回到岸邊,品嚐新鮮的海產!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