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變換篇

「權利變換」是都市更新核心制度之一,透過這個制度,可將權利變換範圍內參與或實施都市更新事業並提供土地、建築物、他項權利或資金的土地所有權人、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他項權利人或實施者,按照他們在更新前(權利變換前)的權利價值及提供資金比例,「變換」到更新後(權利變換後)的土地、建築物或權利金。

何謂權利價值?

權利價值是權利變換參與者,包括土地所有權人、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他項權利人或實施者,權利變換前(更新前)提供及權利變換後(更新後)分配所得的權利,經專業估價者本諸客觀公正,並運用邏輯方法及經驗法則,進行調查、勘察、整理、比較、分析及調整等程序所估算出的價值,該價值通常以貨幣金額表示。… Read the rest

都更範圍劃定篇

都市更新,首要工作就是要劃定都市更新的範圍。都市更新範圍可分成涵蓋面積較大的「更新地區」,以及「更新地區」內可以單獨實施都市更新事業的區塊-「更新單元」。

更新地區與更新單元
  • 更新地區:更新地區是各級政府為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的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在經全面調查及評估後,於都市計畫範圍內劃定一定範圍,分別訂定都市更新計畫,作為辦理都市更新、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的指導。
  • 更新單元:是指更新地區內可單獨實施都市更新事業的分區。依據「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第五條規定,更新單元的劃定,應考量原有社會、經濟關係及人文特色的維繫、整體再發展目標的促進、更新處理方式的一致性、公共設施負擔的公平性及土地權利整合的易行性等因素。
Read the rest

16年來,特別預算知多少?

依照預算法八十三條的規定,有下列情事之一時,行政院得於年度總預算外,提出特別預算︰

1.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
2.
國家經濟重大變故。
3.
重大災變。
4.
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

過去16年,綠藍各執政八年,比比看他們在執政期間編了多少「特別預算」?最近,又有一項八年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

都更來襲:誰讓都更傾斜?

謝志誠 2012/04/15

肩負「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及增進公共利益」的都市更新,在台北市政府強拆王家後,蒙上陰影。都更真的如此之「惡」嗎?不能否認的是,都更條例過去的八次修正,確實明顯朝向「促進」都更,並以「簡便」程序,「排除」障礙為主,對於「不同意」者的保護措施相對不足,部分條文甚至修到連行政部門都覺得「太超過」。

未來,除非「廢除都更條例」可以凝聚更大的共識,否則就應以文林苑等更新爭議為鑑,一方面檢討執法過程有無瑕疵,另一方面好好審視都更條例的內容。有違憲疑慮的,就聲請大法官會議來解釋;有調整必要的,就尋求更大的共識來修正。然而,在過去一段日子裡滿天飛揚的言論,卻有些怵目驚心之述;其中,影響後續最大的是「誰在主導都更?」為免因誤解而導致偏差的看法,甚至做出因噎而廢食的決定,筆者認為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 Read the rest

沒有互信,都更怎麼走下去?

謝志誠 2012/06/01

我不是要談很深奧的都更計畫怎麼「畫」?權利變換怎麼「變」?我只是想從一個曾經推動921災後更新重建,現在已經退下來,可以從容看待問題的角度,談談都更。

強拆民宅,引發衝突

都更問題,其實不全然只是都更本身的問題。文林苑強拆衝突後,輿論對於都更的反彈,就夾雜著長期累積下來的社會問題,包括房價高漲崩世代望樓興嘆、貧富落差拉大、好野人越來越好野等等。3月28日凌晨起,天龍國「依法行政」的攻頂行動,恍若回到戒嚴時期的情境,讓所有的怒氣找到了出口。強拆衝突畫面經過媒體傳播,讓社會大眾對都更產生質疑:從都更條例立法目的所揭櫫的「公共利益」,到都更條例最為核心的「多數決」機制。更有論述認為都更的精神與意義已經開始扭曲變形,甚至是在製造另一種跨世代的不公平與不正義。… Read the rest

都更修法吵五年(2011~2016),吵什麼?

都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都更條例」)第九次修正,從 2011 年 5 月展開,經 3 次座 談會、5 次研修小組會議及 9 次跨部會與法規會聯席審查會議,於 2012 年 6 月日提交部務 會報通過,6 月 14 日函報行政院審議,經召開 6 次會議於 2012 年 11 月 7 日完成審查, 11 月 29 日經行政院第 3325 次院會通過,且經行政院列為重大法案,並於 12 月 7 日函請 立法院審議。至2015年12月15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決議將「內政委員會報告、行政院、 林淑芬等 22 人、姚文智等 31 人、邱文彥等 27 人、李俊俋等 23 人、陳亭妃等 21 人、許 添財等 18… Read the rest

豐原市德川家康:日夜守護,為家接生

 臨門家族由夫妻主導重建的也有數對,通常由總幹事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理事長是精神導師。張鎮雄以略帶客家口音的國語說:「不管多辛苦,受多少委屈,把接下來的任務完成,榮耀也歸屬理事長。」夫妻同心用愛的情義不言可喻。

        張鎮雄、王麗香自幼失怙,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自力更生。麗香念國中兼做送報生;鎮雄高工選擇念夜校,白天可以打工。勤儉的麗香嫁做客家媳婦,和鎮雄一起經營生鮮超市,在豐原打響了名號。

        整合的關卡煞費周章,建築師耐不住虛耗而退出,直到加入臨門家族,才由第三位建築師廖明隆擔綱設計,環繞式立面、結構體和造型都頗有可觀。… Read the rest

東勢鎮東安里本街:舊街路的新時代古早味

本街南北綿延八百多米,穿越東勢鎮心,第一至第五橫街以及忠孝街縱貫其間;位居南平里和東安里交界處的第三橫街南北兩側的區段,堪稱「街心」。昔時,街心以南客棧、酒家、打鐵店林立,街心以北布莊、香店、秤店、茶行、中藥局、碾米廠、委託行、銀樓等等各色各樣老舖雲集。

        東勢是東西橫貫公路幹線的起點,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年開拓期間,參與建設的榮民、兵工一到假日就湧入東勢,在地人喚作「舊街路」的本街是休假去處的首選,客棧、酒家應運而設,不過日後橫貫公路的通車及梨山的開發完成,隨著開拓者和伐木工解甲還鄉而逐漸走入人去樓空的景象。… Read the rest

台中市衛道春天:婦唱夫隨建家園,街坊鄰舍續前緣

一棟近二十年屋齡的公寓,有十六戶住家,一樓卻另有分屬二十七個攤商、從未開張的小型市集。平日過著對門不知是誰的「社區生活」,一樓則是形同荒廢的閒置空屋。這般生活型態,碰到突發天災,機動性超高的動員能力顯得加倍重要。

        樓下主樑彎曲,建築已不堪使用,迫使大家有家歸不得。安置在外時,小偷、遊民入侵公寓,趙永倉、吳麗惠夫妻警覺到假使不重建起來,家園將淪為無人聞問的廢墟。

        挺身而出籌組自救會,行文市政府申請立案,豈知會因資料不全被打回票,趙永倉夫妻並不因此而退縮,南投、台中一帶一有公部門舉辦的相關會議,再忙也要參加。吳麗惠當時仍是一家幼稚園的總務主任,園長相當禮遇她,鼓勵她有會議就去參加,不但不用請假,也不扣她的薪資。… Read the rest

大里市北屋新城:踏上漫漫歸鄉路

 七二九全台大停電,陳桂香的另一半呂青洲不在家,她和三名年幼子女一字排開,很無助地哭泣,身歷失去光源的恐懼感,學會了添購備而不用的手電筒這項生活必需品。

        九二一突襲中台灣,夫婿在身邊,也有了手電筒,只不過燈光閃爍中伴隨而至的是大地震。一家五口趕忙下樓避難,呂青洲奮力踹開因地震而變形故障的大門,影音雜沓迎面而來,陳桂香回首當時不知所以然的慌亂現場,她說:「外面好像發生戰爭的逃難,不知從哪裡傳來很多奇怪的聲音,該不會是世界末日吧?!」

        破門而出的瞬間,下一秒將會是和其他無數頓成災民的命運一樣地接受飄浮歲月。陳桂香帶著五歲左右和才出生八個月的子女過著「處處無家,處處家」的生活型態。… Read the rest

台中市富御國強:有女不換,起家招福

在那重男輕女、男生背負傳香火的年代,如果連連生了幾個女孩,就把女孩冠以「招弟」之類的名字,像這樣父母渴望下一胎一舉得子的作法不在少數。

        李謀換上有二個姊姊,她的降生仍沒能讓父母親如願抱個麟兒,於是她被喚作「謀換」,和寄情於「招弟」的願念沒兩樣,果不其然,接著兩個手足都是男生。

        父母親在傳統市場賣早餐,才十來歲的李謀換,清晨三點多就趕去幫忙張羅,七點再去上學,一直到從彰化高商畢業,離巢飛向台中市的就業市場。在車行當會計結識了她認定的終生伴侶黃清龍,幾個月後的一九八二年,兩人決定攜手走上紅毯。她,選擇早婚,選擇早一日組織可以獨立自主的家庭。…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