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藝術國寶:重返舊地營塑美麗夢土

由藝術國寶及總統官邸重建委員會聯合舉辦「九二一受災戶元宵節感恩及家園再造同心協力園遊會」,邀集程雪亞、王輝煌、洪春成、李文卿等多位在地藝術家提供作品展出,會後把畫作及當場揮毫的書法捐給社區。這場打著「龍翔千禧起樓厝,燈會元宵建家園」口號的大型集會,激喚起重建士氣。

         詹勳衡災後隔月就在土城里買了透天厝,而不再住集合式住宅。不過他也回到舊地和老厝邊聚首,此行,他看到希望的火苗,並開始思考:「如果不團結,這麼好的一塊土地將變成荒野。」於是,他決心回來參與重建,這象徵獨立的開始的首購屋毀於天災之後,而又於生涯規畫之外第二度添購的房子。… Read the rest

草屯鎮總統官邸:因為美善,心寬地大

草屯通往埔里的十四號省道,沿途經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文化園區、旭光高中、南開技術學院及富功國小,放眼盡是腹地開闊的機構和校園,不旋踵,夾道聳立的集合式住宅「總統官邸」和「藝術國寶」在車窗外翩然驚鴻,兩棟建築立面設色素樸、高雅,而與一路上的建築群調和為一,宛若一座公園城市,這個路段就是「藝術大道」的玄關。

         「總統官邸」這一帶轄屬富寮里,當年與山腳里並列為草屯鎮內受創最嚴重的災區,浴火重生後的社區建築規畫,揮別了舊世紀商業取向衍生的霸氣。

         宋慧玲在台中市經營畫廊多年,對於多元創作類型及百家爭鳴的創作理念都有她獨特的鑑賞品味,生活中自是充滿審美情趣,因此,關於重建的細部規畫和裝飾,她著力頗深。… Read the rest

台中市真善美A棟:艱苦來磨,鳳凰再飛

陳永祥服務於新聞界三十八年,他從基層做起,目前是「台中晚報」執行副社長兼新聞採訪中心主任,面對這回的世紀大災厄,報社訂定新聞處理原則,攝影和文字記者都務必自我約束,避免太露骨地陳述悲慘情節,而盡量在光明面下功夫,如果受訪者有家人罹難,他希望透過報導喚起社會大眾關切遺族的困境,一起伸出援手。

         平日採訪報導關於弱勢族群,善盡媒體社會責任的同時,陳永祥每每私下捐款,給與立即而實質的幫助。當國家有難時,這種「人溺己溺」的精神必然護持他跨出大步走在前頭,為眾人遮風擋雨。

         家屋判全倒後,陳永祥、張玉琴夫妻很快就租屋安身,接下重建家園的擔子後,這裡又順理成章地當作會務所。可是過不久,國稅局通知房東必須補稅,理由是更新會在這裡設址,視同繳交「營業稅」對象,因此陳永祥自行吸收這筆額外的「應繳」稅款,等同房租變相漲價。… Read the rest

台中市天下一家:以和為貴,天下一家親

  一份〈台中市天下一家社區都市更新會重建紀事〉,以六十五則行政摘要刻記了五十個月的重建歷程,從「天下一家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通知分配者應分配之產權面積」到「不分配者土地補償金提存台中地方法院」,再到「辦理抵押權設定、完成銀行撥款清償九二一基金會融資」……,條理分明地還原了繁重的重建程序。

         一項項往下端詳,益發讓人領會到更新會執事者案牘勞形的工作情境,但是,這份「重建紀事」的執筆江立權,他無意彰顯自己,其出發點是為了取信於社區的每一位住民。

         江立權嚴守公眾事務「以法為先」的分際,他也體認公眾事務必然有人會提出質疑的現實,有了「重建紀要」作為憑據,便於引領住戶一起耙梳重建脈絡;他不希望即使受到九十九人支持,另有一個人發出噓聲,也將影響溝通的順暢,但他不氣餒,畢竟「噓聲多,掌聲少」已是人情之常。… Read the rest

南投市成功香榭:堅毅母性,輪轉歲月

交屋後,迫不及待地搬進新厝,家具一件件就定位,家的感覺又回到眼前,張淑卿、廖婉莉母女緊密地抱在一起,激動落淚,酸中帶甘的況味,說與誰知?可以確定的是,二○○五年八月十二日,是廖同燦家族不可遺忘的一天。

         房子倒了,一家五口浪跡四方,住過露天停車場、軍營,再搬進組合屋。後來,市公所公告限期內遷出可領取三萬元補償金,廖同燦一家如期到外面賃屋而居,未料才過了二天,市公所的決策朝令夕改,結果是租合屋可延住兩年,已遷出者,無端增加了兩年的房租負擔。

         「成功香榭」曾推選六人組成重建委員會,但在未加入臨門家族前,陸續入住以七折購得的國宅,因此,社區籌組更新會的法定戶數尚缺一戶,決定性的臨門一腳,去與留之間,廖同燦夫妻選擇回來參與重建,從而聯手接住這顆燙手山芋。… Read the rest

台北縣新莊市博士的家:左挑「講義氣」、右擔「得人心」的忍者

九二一大地震震央在集集,當秒速三公里的震波沿著車籠埔斷層擴張,約莫七十秒後,傳導至二百公里之遠的台北地區,震度為四級。因何震度四級的新莊市,會發生「博士的家」和「龍閣社區」倒塌的無妄之災,無非是施工不力、監工不週種下的遠因!

         假日工地秀,讓李國民在「博士的家」樣品屋停下腳步,而房東將收回他用來開店營生的房子,更刺激了李國民購屋的決心。按工程進度逐期付款的過程,公共設施逐漸浮現工程瑕疵,甚至發現預購店面的地下儲藏室積水高達三十公分。追根究底,其實「建商無照執業」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實現構屋築巢美夢還不到四年,就在一陣天崩地裂中幻滅-A、B兩棟傾斜,後方的C棟,從二樓攔腰折斷,造成大廈橫臥地面,呼救聲四起。李國民護送妻小避難後,就拋下一句:「我要進去救人!」掉頭將要離去,江秀鶴急急反問:「你進去,若是出不來,我們怎麼辦?」李國民不疑有他,轉身直奔現場。六小時後,他體力消耗殆盡,暫離現場才留意到身上的白色汗衫沾滿血跡。這場天災人禍葬送了四十五條寶貴性命。… Read the rest

豐原市向陽永照:超拔傷痛,讓愛綿亙

「豐原國際獅子會」有一百一十六位會員,當中十二位的家中有至親骨肉罹難、七位為全倒戶,不過,在會長涂政雄的動員下,不分你我,即使是受災戶也熱情解囊,全體獅兄捐款總額多達七百多萬,再加上日本姊妹會跨越國界的善款一百多萬,悉數交由縣政府、市公所及總會統籌應用,為救苦救難,發揮最高貴的情操。

        涂政雄的長子涂暉明自組小家庭後,傳承室內設計的父業才三個月,前景大好,萬萬沒料到凶惡的地動奪走了全家三人的性命,莫非這是大地動「慘酷的慈悲」?!割捨親情牽繫,免於倖存者為往生者哀悽度日。然而,涂政雄夫妻必須以何等的勇氣接納下一代少了「一房」的命運,放下悲懷,開展大無涯的生命精神。… Read the rest

霧峰鄉蘭生720社區:慈悲喜拾,再造社區風華

素有「霧峰教育界大姊」稱謂的林淑瓊,為災後復興全心全力付出,像蠟燭兩頭燒,照亮縱橫交錯的重建路。霧峰國小校舍一棟全毀、一棟下陷、一棟傾斜,身為校長的林淑瓊,為再造百年老校風華,鎮日坐鎮辦公室。另方面,社區住民非常倚重她的行政閱歷和社會人脈,力邀她引領大家一起重建家園。

         巴不得化身千手觀音,光是電話就常常三隻同時鈴聲大作。白天忙了一整天,晚上仍需留在辦公室開會,持續了年餘,林淑瓊處於睡眠嚴重不足的狀態而不以為意。

         碰到挫折時,有陣子幾乎要放棄,不過「自助人助天助」的諺語,每每在此刻應驗了。校方六處主任隨機為她分擔解勞;重建校園後亟需一筆龐大的教學設備經費、社區重建尚缺「水利局釋放土地開闢馬路」的臨門一腳,幸好有邱太三立委的熱忱相助,及時度過難關;得力於更新會的設立,在組織化的運作下,破除社區像一盤散沙的困局……,感激的意念無時不刻點滴在心頭,蓄積了林淑瓊不斷向前挺進的能量。… Read the rest

霧峰鄉蘭生725社區:翻轉地貌,地誌一新

霧峰鄉境共有二十個村,車籠埔斷層潛伏在其中的吉峰、甲寅、中正、萊園、本堂、坑口等十一個村的地底,其中本堂村的災情最沈重,尤其是南北走向的中正路首當其衝,斷層釋放的破壞力造成地層滑動,促使地面隆成和土地位移。沿著中正路構築的街廓,坐東朝西的店家和住宅整排倒塌,鬧區變荒城,令人觸目驚心。整個台中縣災區,霧峰鄉房屋倒塌的悲慘景象僅次於東勢鎮和大里市,全倒和半倒建物總數有一千七百餘棟,摧殘了五千五百餘戶無辜老百姓的家園及生計!

         坐落於本堂村、中正路尾西側的「遠太愛之城」,災後頓成空城,進入十月下旬,拆屋工事已進行泰半。開膛破肚的公寓,像剖面的蜂巢,格子狀的厝殼,屋內一覽無遺,留待人們逐一追尋殘留的家庭遺緒。… Read the rest

霧峰鄉中喬社區:彼岸造屋,乾坤朗照

驀然回顧一九八六年,失婚不久的蔡淑雲,在霧峰「中喬社區」覓得安身立命的居所,不僅僅是撫育分別才六、七歲至十來歲四名子女的溫馨家園,也是她施展理想的事務所,母子在這裡創造了生命中最豐盈的共同記憶。十餘年韶光流轉,長女已有了幸福歸宿,長子、次女、么兒也先後完成大學教育,光耀門楣的歷程,門裡門外有著單親媽媽的堅毅歲月,蔡淑雲雙肩挑過甜蜜的重擔。

         無情的強震改寫了蔡淑雲的家族史,當年才從台中師院畢業的二女吳純瑜,在這場天災中失去了年輕的性命。

         舉家不得不離開這個傷心地,移居大里市,借住友人辦公室。長女和女婿聯袂回來陪母親,一起度過憂戚時光;前後約莫半年,就寢時,手足和母親共五人,一室同眠,骨肉親情最最深刻的存在無需言傳,這般濃烈、前所未有的撫慰之情,盡在呼吸吐納中傳達無間。… Read the rest

南投市水稻之歌八期:昔日反骨獨行,今日溫馨滿屋

生於苗栗,長於淡水,彭宏毅也有過「人不輕狂枉少年」的歲月。他勇於掙脫公務員家庭獨生子與生俱來的樊籠,選擇了自己想要走的路,為將來的成敗負責。

         在高雄一家日商麵包公司,隨著法國和義大利師傅學藝,期滿藝成,彭宏毅告訴老闆:「我要離職,不過我不會靠這裡學的去賺錢。」天生反骨,顯露出昂揚鬥志。

         有道是「男兒志在四方」,他不羈的靈魂在南投這塊樂土紮根,和妻子康惠珠攜手在這裡起家創業。家住「水稻之歌」,果不其然,西側一片稻禾蒼茫的田野美景。

         像彭宏毅這樣五年七班的世代,很難想像和傳統產業會有任何淵源,他反其道而行,投入壽桃產銷,他認為:「時髦的東西凋零得很快,流傳千年的壽桃,反而值得維繫下去,愈辛苦愈存在突破現況的可能性。」勤於參考大陸的文獻,融入現代品管理念,打破壽桃製程沒有標準劑量和數據的傳統,每顆成品的重量管控於誤差正負兩公克以內。彭宏毅不安於守成的宥限,為開創新意不斷地注入心力。… Read the rest

大里市金陵世家:上蒼交付的任務

一九九三年對吳志勇而言,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由於他在大里市擁有自己的房子,公司派他到台中新開張的分店任職,他帶著剛度過蜜月的新婚妻子簡妤臻離開台北,前赴異鄉開疆闢土。冥冥中彷彿上蒼交付他另一個任務在身。

         六年後,這批十二層建築的B棟在強震的淫威下塌陷,三樓以下沈入地底。家住三樓的吳志勇,整個居室泰半頓成地下室,夫妻倆各抱一個孩子向矇矓的微光移動,沒想到從氣窗跳下時,一腳就踩在地面。

         夫妻雙方的父母親很快南下大里,趕到受災現場探視他們,簡妤臻眼看著婆婆和母親為這個小家庭的際遇傷心落淚,反過來安慰她們:「平安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父母親力勸吳志勇一家回北部發展,不過,簡妤臻喜愛中台灣的人情味和充足的日照率,捨不得離開這裡,決心留下來,重新起家。… Read the rest

東勢鎮一品居社區:新厝舊曲,故人長敘

第一橫街蜿蜒到「一品居」門前的彎道呈現的陡坡,正是「山城」特殊的地理景觀。東勢轄區只有部分是大甲溪沿岸狹長的河階平原,其餘多為丘陵地。

         由於車籠埔斷層和大芧埔斷層的擠壓,在東勢鎮造成破壞力,二十五個里當中,以粵寧里、延平里、南平里和詒福里傷亡最慘烈。

         「一品居」坐落於延平里,屋後有座東聖宮,寺廟內外平時好比文化中心和資訊交換站,遇到這回的震災,又是一處庇護中心,外圍空地頓成供應災飯的大食堂,還有堆成山丘、過剩的捐贈衣物。

         家住一品居六樓的劉徐桂英,年近八十,爽朗而健談,回想受災經驗,就算提起「那一夜一個人在家喊救命」、「避難後回到家裡發現金條細軟不見了」,自是一副「笑看人生,乾坤朗朗」的灑脫模樣。… Read the rest

大里市全家福社區:變是新生的起點

拍攝一張滿意的合照,人物在居室空間的配置適切,關乎整個畫面佈局的成敗。預設了「如果這裡只有一張椅子,你們要怎樣使用它?由誰來坐?」提問一出,又是一番互相讓位的禮數做足,黃向榮靈機一動地說:「讓『底迪』坐,象徵成長和新生的開始。」

         是啊!張永六一退伍,把所有的積蓄用來買二手屋,為此後的美麗人生揭開序幕,哪知才住了三個多月,地震來襲,理想和遠景一夕間成泡影,承受這巨大的打擊,令他不敢想像還有未來!

         張永六生長於傳統大家族,十男四女中排行老六,這是他名字的由來,和大多數誕生於農業社會、人丁旺盛門第的命運如出一轍,「凡事要靠自己」是他們共同的生活經驗。這種人格特質的養成,當遭逢生活變異時,自是調適得比較快。… Read the rest

霧峰新蘭生723社區(人和社區):覆巢護卵 ‧孵生雅築

霧峰國小對面、蘭生街一帶的社區基地,彼昔曾是「霧峰林家」族長林獻堂的堂兄之子林蘭生擁有的田地,八○年代末期,省議員林漢周在此地開發了「遠太愛之城」,五樓起造的公寓共一百五十戶,連同一棟外觀像城堡的育幼院「仁愛之家」,這些建築群營塑成「ㄇ」字型,儼然擴大版的現代三合院。

         地動瓦解了這片好宅美地,附近的霧峰國小及一百公尺開外的省諮議會(原省議會)雖然也是受災戶,但只要有空地的場所,都成為臨時收容所,是帳蓬族平復心情的避風港。

         任職省諮議會專門委員的林哲夫說:「議事堂大廳的地基下陷十公分,七十多戶員工宿舍有半數半倒,議長林柏榕仍優先安頓災民為考量。從村到鄉,組織動員起來,大家有危機意識,人與人之間很誠懇地互相幫忙,顯現了人情溫暖。」…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