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延役,粗暴修法難令國人心安

我國為管制核子反應器設施,確保公眾安全,於2003年制定公布「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這部法律第六條明定,核子反應器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最長為四十年,如果有計畫要在期限屆滿後繼續運轉,就應該在主管機關規定的期限內申請換發執照(也就是所稱的申請延役)。未依規定換發執照,就不得繼續運轉。按照這條文授權主管機關訂定的「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於第16條明定,延役必須在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五年至十五年提出。

我國三座核能電廠,因先有馬英九總統於任內(2011年11月3日)宣布核一、核二、核三廠不延役。後有蔡英文總統力推的「減煤、增氣、展綠、非核」能源轉型政策,故都已依除役規定辦理除役相關事宜。Read the rest

莫讓「重啟核能,年省N千億」成為製造對抗的誑語

身兼執政黨智庫副董事長及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在立法院一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除盛讚核電的五項優點外,更指出「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台灣省下N千億」。隨後的媒體露出紛紛以「重啟核能,年省N千億」作為標題。細看部分媒體的延伸報導,童子賢的「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台灣省下N千億」說法,係以台灣使用核電可以讓每度電成本省下1元或2元,若以每年用電3000億度來計算,就可以省下3000~6000億元。

依據台電公司公布的「電價成本」可知台電公司除了自行發電外,也向民營電廠購電。由於兩者間的配比及燃料的使用會因用電需求的變動而逐日調整,加上影響「自行發電」及「外購電力」電價成本的因子包括個別燃料的發購電量占比及燃料成本(其計算公式為:Σ燃料成本×發購電量占比(依燃料別)),在「發購電量占比及個別燃料成本」皆不明確且屬變動性之下,過度的吹捧核電貶抑綠能,只會頻添爭議,無助於「核綠共存」,只會讓「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台灣省下N千億」成為說大話的「誑語」?擴大擁核與反核間的對立,無助於社會和諧。… Read the rest

莫忘福島核災,反對核電復辟

在311福島核災後第十四週年前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循例在每個週年的日子,表達我們關懷的誠意,也呼籲政府與國人【莫忘福島核災,落實非核家園】。這一天,我們除了有在凱道的快閃行動外,也會前往立法院宣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將本諸【非核護家園】的信念,投入【罷免救台灣】的行列,也要呼籲國人一起來罷免擁核立委,反對擁核立委聯手修法護航核電復辟。

 

去年國會改選,向來支持核電的國民黨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後,激起國內擁核聲量,過去八年的「能源轉型」成為被抨擊的標的,「非核家園」被說成是「缺電、漲價與增碳的元凶,經濟成長的絆腳石Read the rest

藍白為核電延役修法 簡直惡搞!

依照現行的法令,政府核發給三座核電廠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都是四十年,如果有規劃要在期限屆滿後繼續運轉(延役),就應在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五年至十五年申請延役)。沒有依規定申請延役,就不可以繼續運轉。反之,若沒有規劃要延役,就應該在有效期限屆滿的三年前提出除役計畫。

依循規定,我國三座核電廠皆因無延役規劃,都已依規定辦理除役相關事宜。

三座核電廠皆已辦理除役

二○二四年國會改選後,向來擁核的國民黨在成為國會最大黨之後,陸續以民進黨的能源政策不當及台灣需要潔淨低碳電力為由,提案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企圖藉由刪除「經營者應於主管機關規定之期限內申請換發執照」,讓已逾申請延役期限的核電廠得以免受「五年至十五年」的限制,這樣的伎倆可以得逞嗎?… Read the rest

解讀藍白為核電廠延役修法之企圖 嘴巴講核安 心中沒核安

來,我國的法律明定核子反應器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為四十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如果有計畫要在期限屆滿後繼續運轉,就應該在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五年至十五年(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16),提出運轉執照換照申請,並檢附主管機關規定的報告,報請主管機關審核。沒有依規定換發執照,就不可以繼續運轉。反之,若沒有計畫要在期限屆滿後再繼續運轉那就應該在有效期限屆滿的三年前提出除役計畫(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23第2)。

依循這些規定,我國三座核電廠皆因無延役規劃故都已依除役規定辦理相關事宜。Read the rest

偏鄉震災悲歌

李慧宜拍攝

呂英瑛(FB「楠西在地人」版主)

謝志誠(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同步刊登在風傳媒 2025-02-23

楠西,一個位於台南東北角山區的偏僻行政區,台三線貫穿全區,且為曾文水庫必經門戶。楠西昔稱「茄拔社」,日治時期,因地處「楠梓仙溪」之西,改為楠西。1945年二戰結束後改為楠西鄉,2010年12月臺南縣市合併後改為楠西區。

楠西區總人口8,532人,65歲以上占2,462人占28.86%,全區3,468戶每戶平均2.46人。區內四界環山,中央為大武壟盆地,為一典型的農業鄉。水果是楠西區主要農產,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主要的農產有:楊桃、梅子、棗子、芒果、龍眼等,為台南的「百果之區」。Read the rest

20250121地震記事

 

 

認識楠西

(摘自:楠西區公所官網

地方沿革與自然環境

楠西區昔稱「茄拔社」,為早年四社熟番居住地之一,也曾是鄒族生活之地,後因西拉雅族侵入,致社民外遷公館匏子寮(高雄縣)及大丘園等地。日治時期,由於此地位於「楠梓仙溪」之西,因此改為楠西,並設庄,置庄役場,屬臺南州新化郡管轄。1945年戰爭結束後改為楠西鄉,2010/12/25臺南縣市合併後改為楠西區。楠西區在發展歷史過程中,曾發生一件影響全區百年來發展的重大事件,即捲入當年「噍吧哖抗日事件」,引起日警大屠殺,致全區兩千多戶一萬五千多人口大減,再加上近年來山區人口外流嚴重,使得人口遞減,2024/8/31統計人口數為8,578人。
Read the rest

20240403地震記事

0403 花蓮地震被判定為紅單且應拆除的住宅名單與重建進度

  • 依內政部國土管理署「0403 花蓮震災復原自用住宅重建補助方案」的列冊說明︰1平房或透天厝︰博愛街52號、北濱街16號、20號、22號、24號、信義街9之1號與9之2號。【2集合住宅︰天王星大樓、統帥大樓、花一邨前棟,北濱街2號大樓、秀林鄉民樂40號與41號、馥邑京華大樓(由6棟大樓組成)等3戶數總計393戶。
  • 重建進度20251030~花蓮縣政府提供

行政院

 

 

 

Read the rest

非碳家園/朱立倫是叫大家停止呼吸?

國民黨聯手白黨瘋狂砍預算、霸凌全民之後,黨主席在中常會聲稱,要修正「環境基本法」,把「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且為了發展核能,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將核子反應器設施的使用年限,從目前的四十年延長到六十年。

我們知道「淨零排放與低碳永續家園」(低碳),卻不知道居然還有能符合二十一世紀全球發展趨勢的所謂「非碳家園」。其實,凡人日常起居就是在排碳中度過,國民黨所稱的「非碳家園」難不成是要大家「停止呼吸」? 如此高超境界,實在令凡人無法想像。

核三廠第二號機組將於今年五月十七日因運轉執照屆滿四十年而除役,台灣也將從此依法成為亞洲第一個非核國家,展開非核新紀元。國民黨於此前夕,藉「非碳家園」之名,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延長核子反應器設施的使用年限,無視反應器機組時限老化的核安風險與核廢料堆積如山難以處置等問題,說穿了就是要掩飾其「擁護核電與核電復辟」的企圖。Read the rest

三接吵完 吵四接 四接在吵什麼?

【環評審查

資料來源:環境部

Read the rest

核一廠乾貯爭議回顧1992~2024

摘要

     從鈾礦的開採與精煉、轉化、濃縮、燃料製造,以至於用過核子燃料管理的核燃料循環裡,用過核子燃料的管理從早期回收再處理產製新燃料的封閉核燃料循環,因為顧慮核子擴散問題,而轉變成尋求最終處置的開放核燃料循環。這一轉變導致早期興建的核電廠普遍出現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的問題。台電公司核一、二廠為早期興建,廠內的用過燃料池容量有限,均不足以容納運轉執照效期40年的所有用過核子燃料。於是參考核能先進國家的經驗,提出「近程以廠內水池式貯存,中程採廠內乾式貯存及在遵守國際核子保防協定下,尋求在國外進行再處理之可行性,長程推動最終處置」的用過核子燃料管理策略,並規劃於核電廠內興建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設施,用以貯存經用過燃料池冷卻後的用過核子燃料,作為最終處置前的中繼站。Read the rest

921震災三叉坑遷住,行政擺烏龍,造成受災族人身心靈恐懼與傷害!監察院已提案糾正

摘要

     臺中縣三叉坑部落房舍因九二一大地震幾近全毀,政府採禁止原地重建及以地易地方式協助災民遷住。惟台中縣和平鄉公所(今台中市和平區公所)未依重建細部執行計畫,完成該部落重建區域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且漏未製作相關書表簿冊以備事後查驗證明土地已取得,導致時隔20年後仍有部分建物未完成保存登記,且部分建物坐落基地的土地有權仍登記為私人所有,導致遭法院拍賣移轉,進而發生拍賣取得土地的第3人要求受災戶高價買回土地或脅迫將訴請拆屋還地等情事,造成受災戶身心靈恐懼與傷害,嚴重影響受災戶的居住權及財產保障權益,因原住民族委員會、臺中市政府與和平區公所等相關機關確有違失,遭監察院糾正在案。建請政府依協議,盡速「補辦價購」遷住地土地,並於取得土地後依當時所制訂的「原住民聚落重建作業規範」第十一條規定及「以地易地」承諾辦理土地移轉予遷住戶,莫讓族人深陷無盡的恐懼。Read the rest

921 ,那個民力崛起、互信、堅持的年代

921災後重建團隊林立 救災重建陷入多頭馬車

憶起921大地震後的種種,值得在25年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的是「民間力量的崛起」。因為民間力量的崛起與參與,不僅影響了後續的重建,也造就921和後續其他大型災害災後重建最為不一樣的地方。過程中許多在地出發的行動,更可堪稱是走在當今許多政策的前面,如長照2.0、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

民力投入

大地震後,許許多多的民間團體紛紛籌組工作團隊入駐災區,數量不少。依據行政院九二一災後重建委委員會非正式統計,在全盛時期,全國33個受災鄉鎮市區,入駐的工作團隊可能超過130個。他們的背景互異,思想觀念不一,使得整個災區呈現多元景象,也出現:(1)團隊間缺乏橫向聯繫,導致資源分配不均;(2)募款與捐款流向缺乏監督機制等現象。… Read the rest

核一乾貯爭議,可以不要再硬拗嗎?

爭議超過十年的核一廠乾式貯存設施,因新北市政府拒絕核發「水土保持完工證明書」而無法申請運轉執照,在台北行政法院判決台電勝訴後,本以為爭議可以就此落幕,未料新北市政府在判決後推托台電不送件,讓市府「無卷可審」,因此要求台電公司重新提送水保計畫再核定;但經濟部表示,依判決結果,不是台電公司應再送件,而是新北應直接核定,究竟誰是誰非?誰在硬拗?其實檢視六次訴願決定與行政法院判決,便可得知答案。

用過燃料池容量不足與對策

我國核一、二廠為早期興建,因當時國際間對於用過核子燃料管理是採「封閉型核燃料循環策略」,廠內的用過燃料池容量有限,不足以容納運轉執照效期40年內所產生的所有用過核子燃料。為化解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的困境,台電公司參照歐、美、日、韓等核能國家的作法,自1992年起,即規劃推動「核一廠用過核子燃料中期貯存設施興建計畫」,擬在廠區內規劃興建乾式貯存設施,以結合廠內用過燃料池,提供其運轉40年的貯存需求。…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