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鎮聯盈大樓:早晚敬祖,日夜合掌

「和妻子兩人一輩子積蓄付了自備款買的房子,幾秒鐘就碎了……」吳森榮如是說。剛開始他很惶恐,內心一片空洞,也非常擔心貸款還有一百五十萬要攤還、孩子種種學費要繳。

         初期的重建意向整合,有住戶刁難,吳森榮不得不退出,打算買透天厝。前去鎮公所辦理產權設定以便申請房貸,在場遇到業已開工多時的泰昌社區的建築師,這才得知「臨門家族」這樣的權宜政策,對住同一棟大廈、撫育四名子女的單親媽媽而言,無異是天大的好消息。

         吳森榮的祖厝正身也遭到地震破壞,幸虧祖宗牌位和神像安然無恙,只要先行遷移至左側廂房,不出兩天,旋又恢復早晚敬祖禮佛的悠久傳統。… Read the rest

大里市合家歡:胸懷宗教感,開門見恩情

公寓樓梯從二樓斷落,林明義一家三人逃生無路,只好借用二樓住戶窗口跨越比鄰的違建屋頂,緊急脫離已然傾斜二十度的家屋,雙腳踩在土地的感覺好紮實。

         林芬蘭的女兒「阿妹」困在危樓中,林明義從聚集福德祠收看災情報導的群眾中尋求援助,有位年輕人趕忙從家中找來破壞工具,合力以電鑽破牆營救「阿妹」,重獲新生時,天色已亮。

         不遠處的王朝和奇蹟大樓崩毀,身陷斷垣殘壁的住民,不計其數,林明義和許多街坊鄰居趕赴現場,即使赤手空拳,也要伸出援手救人,直到體力耗弱。

         探詢建築師承接社區重建的意向,有人顧慮沒做過都市更新案、嫌請款煩瑣而作罷;也有建築師已為社區繪製設計圖,終究沒有人敢背書,向銀行借不了錢、開不了工而虛擲了三十萬元設計費。… Read the rest

台中市昇平華夏:人師與軍師的社區之愛

  一個社區的居住品質和長遠發展,極需「愛管閒事」的熱心分子現身,被這個社區合理化的公寓大廈住戶各過各的群居生態,才可望找到通往集結活力的出口。座落台中市西區的昇平華廈,於一九八八年竣工啟用兩年後,仍然處於管理費沒人收、電梯沒定期維修……的「無政府狀態」,光明國中美術老師王淳義搬進來後,以「義務主委」自許,決心整頓亂無章法的社區管理。

         逐漸上軌道不久,七樓起造的華廈被大地震攔腰折斷。建築位居畸零地,當年居室空間的配置存在地小屋大、地大屋小或屋小地大的不均衡狀態,因而重建規畫造成A棟和B棟之間意見的紛歧,王淳義總是耐心地居中斡旋。… Read the rest

豐原市尊龍社區:重塑社區的歷史高度

壯潤的建築一側,建置重建紀要紀念碑及「希望的開始」石雕一座。伸展的嫩芽象徵新生命的無限可能性,公共藝術的配置,凸顯了這棟豐原市最高建築物的歷史感與「高度」。

         金色碑文鏤刻於黑色大理石,扼要記述重建歷程:「重建整合期間,遭逢許多挫折與困境,尤以重建資金取得最為困難。幸蒙『九二一基金會』推出『臨門方案』,將重建所需資金五億餘元在無任何擔保下無償借予更新會,並協助解決許多重建問題,重建的腳步得以向前邁一大步……」這段表白也是其他更新會的共通歷程。

         整合之初何去何從,沒有哪個單位出面拍胸脯說可以蓋得起來,如何達成共識也沒人指引。尊龍社區都市更新會理事長鄭銘德表示:「社區住戶很團結,但缺乏統合。我念行政管理,任何企畫案都要先期規畫,有一回的重建會議,我帶著要如何重建的清單出席,所以被選做理事長。這一段人生體驗,已超過之前的三十多年。」他認為重建成功與否,和「心」有關,是「思考」和「選擇」的行為科學。… Read the rest

大里市遠見大樓:忠貞的參謀與掌櫃

驚魂甫定,遠見社區在第一時間內著手把住戶資料建檔完備,這個動作關乎日後的重建能否及早動起來。

廖得富是位現役少校,於清泉崗空軍基地政戰部職司「行政參謀」,災後,部隊袍澤放下手上職務,以救災為分內工作。廖得富說:「好不容易有個家,卻毀於一旦,軍人本性,不能被打倒。」

孫秀枝是位家庭主婦,她提供一處百坪的辦公室作為會務所,「OA」設施不虞匱乏,只要有個立錐之地,一切都可從頭再來。孫秀枝說:「有種使命感,要多做些事。」

兩人並肩共濟,把重建先潛作業打好基礎;廖得富還找了三十位政戰部弟兄,費時一星期支援社區資料建檔。社區共一百零六戶,包括私章、全倒證明、建物權狀共五項,悉數蒐集齊全,一戶一袋,檔案管理迅速到位。… Read the rest

南投市公園大廈:無情天災聚攏濃郁親情

中山公園曾是「公園大廈」住戶的避難所,三五成群或蹲或坐,互相撫慰,有人因過度驚嚇而嘔吐。災後,南崗工業區廠商熱情認養公園設施,加裝路燈、遍植苗木。位居對面的公園大廈,一層層蓋起來,住戶又陸續搬回來了,入夜後,燈一盞盞亮起來,散播安定的氛圍,周邊的果菜市場、早市也逐漸地恢復往日朝氣,帶動了商機。

         重建的歷程,更新會理事長楊世勳在現場搭建工寮充當福利社,一面監工一面供應飲料、餐點,並且還需寫狀、送狀,向偷工減料的建商討回公道。而今,一切的辛酸都有了公允的回報-落成後的公園大廈,被南投縣政府相中,有意選定為Long… Read the rest

埔里鎮鮮綠大樓:真真實實的團圓

黃玉蘭和他的另一半李進文在牛眠里有塊三分地,植栽玫瑰花圃,多年來滿園馥郁的豐收景象,豈料一夕間都讓地牛摧殘了。災後整地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這才改種蔬菜,夫妻轉行後,再租給他人種青椒、小黃瓜。五年的漫長重建路,一家四口就棲身在原先玫瑰花圃的倉庫。重建為重,不過顧及生計,李進文選定假日人潮聚集時,才前往集集火車站前作小吃生意。加入臨門家族後,李進文擔任總幹事。

         二○○四年底交屋的日子,從工地主任手中領取新居鑰匙,那分成就感、踏實感,讓夫妻倆萬分珍惜。中部的生意不好作,翌年,居不暇暖的李進文隻身到台北賣肉丸,妻小有個地震來襲也不用怕的新厝可住,他可以較安心地離鄉;黃玉蘭身兼二職,推進更新會後續運作的同時,夫妻同心合力為二○一○年起開始攤還新舊貸款之本利而賣力掙錢。… Read the rest

名間鄉上毅世家:和衷重建名間地標

取道中二高名間交流道駛進彰南路幹道的車流,特出的時尚車款穿梭其間,遠道而來,飆向集集、水里、鹿谷和竹山的好山好水。重建區觀光產業展現了回春跡象,唯在地人仍感受不到經濟活力。

         上毅世家聳立在這條筆直要道,前棟在九二六的餘震緩緩傾斜,橫越馬路,不支倒地,所幸人員均安。重建後易名「安記名邨」,尚有餘屋十戶;後棟由政府出資七成修繕費,恢復舊觀後,三十六戶原住戶只有十戶回流。

         吳舜竹投身國際青年商會及南投縣生命線協會等公益團體,已逾二十年。他的三個家屋全被震災波及,損失慘重。鑑於集合式住宅的復原是項社會責任,站出來出任理事長鼓舞再建士氣。… Read the rest

埔里鎮歡樂家年華:一心不亂,朽屋重生

當了三年多社區管委會主委,為房子漏水問題向法院告發,官司未了結,李阿綿感到身心俱疲,辭去主委遠離埔里。

         震災過後的第三天,電信恢復通話不久,阿綿接獲房子倒了的音訊,她趕回受災現場,眼見樓房傾斜的慘狀,不禁雙手合掌、仰天默念:感謝天公伯幫忙,以前蓋得零零落落,這是重生的機會,我們一定會再蓋起來。

         李阿綿另外一處位於桃源一街的居所也倒了,足堪安慰的是,一旁的鐵皮屋未受損,再設置一口貨櫃,即是她安身重建的好所在。阿綿是虔誠的佛教徒,二十多年前,夫婿出家後,頓成她的同修師父,她在家修行並未因震災而中斷,端坐貨櫃屋學佛,早晚虔心頌讚「大乘妙法蓮華經」。… Read the rest

大里市現岱家園:平復傷心,面對生活

家住豐原省立醫院旁,災後一周裡,搶救傷患的救護車,來來往往地穿梭奔馳,似乎沒有停歇的跡象,廖香菊也哭了一個禮拜。

         心情稍事平靜,這才想起該跑一趟大里瞧個究竟,到了現場赫見樑柱傾斜的公寓貼著危樓的公告紅單。

         廖香菊創辦的「育大幼稚園」和娘家的親人都在台中市大坑地區。受到車籠埔斷層釋放能量的破壞,廓子巷、東山路和大坑這一帶造成屋毀人亡的重大災情。

         各幼稚園負責人出席一項由「兒童福利發展協會」召開的緊急會議,確立適宜小朋友的救濟方針。廖香菊的幼稚園有一百六十多位小朋友,她一一進行了受災小朋友的家庭訪問,恢復上課後,實施減免學雜費的人性化措施,並且展開心理輔導和防震教育,撫慰波動的小小心靈,一起安然度過非常時期。… Read the rest

草屯鎮藝術國寶:重返舊地營塑美麗夢土

由藝術國寶及總統官邸重建委員會聯合舉辦「九二一受災戶元宵節感恩及家園再造同心協力園遊會」,邀集程雪亞、王輝煌、洪春成、李文卿等多位在地藝術家提供作品展出,會後把畫作及當場揮毫的書法捐給社區。這場打著「龍翔千禧起樓厝,燈會元宵建家園」口號的大型集會,激喚起重建士氣。

         詹勳衡災後隔月就在土城里買了透天厝,而不再住集合式住宅。不過他也回到舊地和老厝邊聚首,此行,他看到希望的火苗,並開始思考:「如果不團結,這麼好的一塊土地將變成荒野。」於是,他決心回來參與重建,這象徵獨立的開始的首購屋毀於天災之後,而又於生涯規畫之外第二度添購的房子。… Read the rest

草屯鎮總統官邸:因為美善,心寬地大

草屯通往埔里的十四號省道,沿途經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文化園區、旭光高中、南開技術學院及富功國小,放眼盡是腹地開闊的機構和校園,不旋踵,夾道聳立的集合式住宅「總統官邸」和「藝術國寶」在車窗外翩然驚鴻,兩棟建築立面設色素樸、高雅,而與一路上的建築群調和為一,宛若一座公園城市,這個路段就是「藝術大道」的玄關。

         「總統官邸」這一帶轄屬富寮里,當年與山腳里並列為草屯鎮內受創最嚴重的災區,浴火重生後的社區建築規畫,揮別了舊世紀商業取向衍生的霸氣。

         宋慧玲在台中市經營畫廊多年,對於多元創作類型及百家爭鳴的創作理念都有她獨特的鑑賞品味,生活中自是充滿審美情趣,因此,關於重建的細部規畫和裝飾,她著力頗深。… Read the rest

台中市真善美A棟:艱苦來磨,鳳凰再飛

陳永祥服務於新聞界三十八年,他從基層做起,目前是「台中晚報」執行副社長兼新聞採訪中心主任,面對這回的世紀大災厄,報社訂定新聞處理原則,攝影和文字記者都務必自我約束,避免太露骨地陳述悲慘情節,而盡量在光明面下功夫,如果受訪者有家人罹難,他希望透過報導喚起社會大眾關切遺族的困境,一起伸出援手。

         平日採訪報導關於弱勢族群,善盡媒體社會責任的同時,陳永祥每每私下捐款,給與立即而實質的幫助。當國家有難時,這種「人溺己溺」的精神必然護持他跨出大步走在前頭,為眾人遮風擋雨。

         家屋判全倒後,陳永祥、張玉琴夫妻很快就租屋安身,接下重建家園的擔子後,這裡又順理成章地當作會務所。可是過不久,國稅局通知房東必須補稅,理由是更新會在這裡設址,視同繳交「營業稅」對象,因此陳永祥自行吸收這筆額外的「應繳」稅款,等同房租變相漲價。… Read the rest

台中市天下一家:以和為貴,天下一家親

  一份〈台中市天下一家社區都市更新會重建紀事〉,以六十五則行政摘要刻記了五十個月的重建歷程,從「天下一家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通知分配者應分配之產權面積」到「不分配者土地補償金提存台中地方法院」,再到「辦理抵押權設定、完成銀行撥款清償九二一基金會融資」……,條理分明地還原了繁重的重建程序。

         一項項往下端詳,益發讓人領會到更新會執事者案牘勞形的工作情境,但是,這份「重建紀事」的執筆江立權,他無意彰顯自己,其出發點是為了取信於社區的每一位住民。

         江立權嚴守公眾事務「以法為先」的分際,他也體認公眾事務必然有人會提出質疑的現實,有了「重建紀要」作為憑據,便於引領住戶一起耙梳重建脈絡;他不希望即使受到九十九人支持,另有一個人發出噓聲,也將影響溝通的順暢,但他不氣餒,畢竟「噓聲多,掌聲少」已是人情之常。… Read the rest

南投市成功香榭:堅毅母性,輪轉歲月

交屋後,迫不及待地搬進新厝,家具一件件就定位,家的感覺又回到眼前,張淑卿、廖婉莉母女緊密地抱在一起,激動落淚,酸中帶甘的況味,說與誰知?可以確定的是,二○○五年八月十二日,是廖同燦家族不可遺忘的一天。

         房子倒了,一家五口浪跡四方,住過露天停車場、軍營,再搬進組合屋。後來,市公所公告限期內遷出可領取三萬元補償金,廖同燦一家如期到外面賃屋而居,未料才過了二天,市公所的決策朝令夕改,結果是租合屋可延住兩年,已遷出者,無端增加了兩年的房租負擔。

         「成功香榭」曾推選六人組成重建委員會,但在未加入臨門家族前,陸續入住以七折購得的國宅,因此,社區籌組更新會的法定戶數尚缺一戶,決定性的臨門一腳,去與留之間,廖同燦夫妻選擇回來參與重建,從而聯手接住這顆燙手山芋。…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