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到雲林(一)

八輕一直想要進駐屏東,無奈縣政府堅決反對,其中一度為了幫蕭萬長製造選舉利多,出現了嘉義布袋的插曲。無論是在屏東或嘉義,八輕都只是停留在規劃階段,北上到了雲林之後,正式進入環評程序。八輕在雲林的環評審查是從2007年4月開始進行,在隔年3月決議進入第二階段環評審查。沒有想到,這時八輕計畫卻縱身一躍,跳過濁水溪,去到彰化縣大城鄉。在八輕遊雲林的這段期間,計畫名稱改為「石化科技園區」,主導者也由國營的中油,變成中油投資的民間企業集團-「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在八輕看上雲林的這段日子,台塑集團除了加緊擴建原來的麥寮六輕,也打算在台西設置一貫作業煉鋼廠。兩個開發計畫的競逐,地方首長的冷熱、迎拒態度,使得中央、地方、台塑鋼廠與八輕間的互動,比起前面兩個站確實複雜了許多;不僅如此,還有來自彰化的拉扯力量,因為彰化希望八輕及台塑鋼廠前往大城海埔地落腳。… Read the rest

第四回:拼經濟,再啟動

2000年5月,政黨輪替,民主進步黨從在野步上執政,八輕計畫要不要繼續推動?大家都在看。

2000年底,八輕計畫先以「不符合經濟效益」為理由向嘉義說抱歉後,碰上全球景氣低迷,經濟出現負成長。在金融情勢惡化、投資意願低落的氛圍下,八輕計畫跟著沉寂了好一段時間。

走過經濟困頓的2001年,總統府前廣場的跨年晚會中,行政院長張俊雄從「財神爺」道具破紙而出,意味著2002年將成為「拚經濟」年;「拚經濟」從此成為一句通俗、打氣的語言,帶點鼓勵,有時也帶點詼諧,一點點的戲謔。曾經有一陣子,敗金血拼的行為也被稱為「拚經濟」,「拚經濟」甚至成了問候語。下台後的國民黨在聽到民進黨喊出「拚經濟」時,似乎覺得自己的神主牌已被阿扁偷走,只要阿扁高喊「拚經濟」,他們就冷冷地說阿扁是在「拚政治」。… Read the rest

第一回:阿猴

八輕「崛起」階段,幾個被點名的候選場址都與屏東無關。充滿熱帶風情的屏東平原,一直沒有石化廠的進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屏東人可以免於重工業的污染。才隔一條高屏溪,對岸就是大寮工業區與林園工業區,再遠一點則是石化廠密佈的仁武、大社與楠梓。每當冬季的東北季風吹起,污染就隨著飄散到屏東。因此,在台灣七大空氣品質保護區中,高高屏的不良日數始終居全台之冠,看來號稱「國境之南」的屏東也遭池魚之殃。

1997年初,媒體透露中油八輕計畫在屏東台糖農場落腳的消息。不過,屏東縣政府與台糖屏東總廠均表示不知情,並認為可能性很低。… Read the rest

第三回:轉個彎,過後勁

八輕遊台灣,出現這一小段插曲。

2001年初,後勁居民「聽說」中油有意利用高雄廠內的二輕工廠場地,就地興建年產7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以就近供應原料給高雄林園、大社的石化廠商。如此一來,25年遷廠的承諾不僅跳票,且有擴廠嫌疑。就這樣,後勁地區里長辦公室就發出一份「鄉親!您知道中油又要興建八輕嗎?」的文宣。文宣還有多位市議員及里長的簽名。高雄市籍的立法委員陳其邁也「聞風」表達反對中油有意在二輕原址興建八輕。陳其邁認為,此舉不但失信於民,且必招致地方反彈及抗爭。針對這些傳言,中油表示,沒有在二輕原址興建八輕的打算,除非政府有命令,否則中油不會主動推動這種計畫。… Read the rest

第二回:諸羅山(二)

和信退出,硬仗在後

簽署意願書前,就已傳出投資股東退出的消息,在簽署意願書後,「傳聞」獲得證實:和信集團確定退出經營團隊。退出的理由眾說紛紜,檯面上看得到,包括(1)宏圖公司不願意釋出已取得開發權的土地,導致八輕必須填海造地,增加土地取得成本;(2)沒有穩定的水源;(3)現有布袋港水深不夠,不管是擴建改良或在外海興建工業港,都會增加建廠成本,難與六輕競爭。

宏圖公司部分,雖然經濟部持續進行協調,偶有消息傳出宏圖公司願意合作開發,甚至願意與中油、嘉義縣政府簽訂三方合作意願書,但始終只聞樓梯響。

水源部分,雖然中央水利單位保證不會有問題,而規劃中的瑞峰水庫已經完成環評,不巧正好位於921大地震後新淤積而成的草嶺潭下方,壩址的安全性引發外界質疑,能否順利興建在此時仍然是個大變數。Read the rest

第二回:諸羅山(一)

嘉義與「輕」系列結緣,八輕不是第一次。1991年3月,台塑曾考慮將六輕設置在嘉義的鰲鼓農場,最後則是落腳在雲林麥寮。鰲鼓農場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六腳大排及北港溪出海口之間,是台糖公司1964年起規劃圍堤所形成的海埔地,面積約1,000餘公頃。鰲鼓農場內有豐富的濕地生態環境,包括防風林、沼澤、泥質灘地與潮間帶,目前已是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的一部份,即將被劃定為第18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在海埔地以西,隔一水道與外傘頂洲相望,堤防外到外傘頂洲間的廣大潮間帶為海水濕地範圍,為文蛤與牡蠣的重要產區。當時,縣長陳適庸認為東石沿海與外傘頂洲已被嘉義縣府規劃為「自由貿易區」及「國際轉運中心」,若在鰲鼓農場興建基礎工業區,將與原先規劃的綜合開發計畫牴觸。六輕計畫前後,經濟部工業局也一度計畫在嘉義東石沿海鰲鼓農場及外海的外傘頂洲,築堤填海,開發為「離島式」工業專業區,引進鋼鐵、石化及電廠等產業。外傘頂洲,原位於台灣雲林縣台西鄉外海,行政劃分屬於雲林縣口湖鄉,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目前已經全部漂移到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因為沙洲漂移,故外傘頂洲被稱為「移動的國土」,又因為沙洲受侵蝕而逐漸縮小,也被稱為「消失的國土」。五輕開工前夕,政府對高雄後勁居民所作「中油高雄煉油總廠將在25年之內遷廠」的承諾,曾經計畫以這裡作為遷廠預定地。… Read the rest

反濱南記事

  • 1993.06.10     燁隆集團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鋼鐵城」計畫,申請在台南縣七股工業區內投資興建年產粗鋼650萬公噸的精緻一貫作業鋼廠計畫,用地面積需求約1,000公頃。
  • 1993.06.30     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宣布籌建煉油廠及芳香烴廠,提出七輕建廠計畫。
  • 1993.09.27     東帝士集團提出石化綜合廠投資計畫。
  • 1993.10.29     經濟部原則同意東帝士集團的石化綜合廠投資計畫依照《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相關規定,開發台鹽總廠七股鹽場1,500公頃土地作為廠區用地。
  • 1993.11.29    
Read the rest

區域計畫委員會第251次會議決議

  • 依據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1、第15條之2、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之1第2項第6款及「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海埔地開發專編第四點規定申請開發之海埔地,其地點非經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不得開發。本案開發區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台南縣政府查稱位於馬沙溝海水浴場3公里範圍內及台南縣政府管河川(大寮排水)河口區範圍內及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範圍內,請申請人補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文件。
  • 有關申請範圍土地有0.0003公頃位於台南縣政府依土地法第14條及同法施行法第5條規定劃定公告之海岸一定限度內之土地不得私有範圍,上開申請範圍土地,台南縣政府是否同意納入本計畫,請申請人補充台南縣政府同意文件。
Read the rest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96年度訴字第4176號

  • 原告:聯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代表人:甲○○
    • 訴訟代理人:葉永芳律師、梁穗昌律師
    • 複代理人:李夏菁律師
  • 被告:內政部
    • 代表人:乙○○(部長)
    • 訴訟代理人:己○○、丁○○、戊○○
  • 被告:經濟部
    • 代表人:丙○○(部長)
    • 訴訟代理人:庚○○、李育錚律師、吳曉維律師
  • 裁判日期:98年01月21日
  • 上列當事人間因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事件,原告不服行政院中華民國96年10月18日院臺訴字第0960092243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 主文
    • 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即被告內政部95年12月4日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函、被告經濟部95年12月22日經工字第09500191070號函)均撤銷。
Read the rest

行政院訴願委員會訴願決定

  • 案由:聯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因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書(修訂本)事件
  • 訴願人:聯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決定書字號:院臺訴字第0960092243號
  • 日期:2007/10/18
  • 全文:行政院決定書
  • 訴願人:聯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代表人:劉季剛君
  • 訴願代理人:葉永芳君
  • 訴願人因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書(修訂本)事件,不服內政部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及經濟部經工字第09500191070號函,提起訴願,本院決定如下:
  • 主文
    • 關於內政部95年12月4日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函部分訴願駁回。其餘部分訴願不受理。
Read the rest

區域計畫委員會第193次會議決議

依區域計畫法第15條之2第1項規定「…經審議符合左列各款條件,得許可開發…五、取得開發地區土地及建築物權利證明文件者…」。另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施行細則並訂有公有土地勘察程序事項,本案可行性規劃報告無法反應現今土地權屬現況,工業主管機關意見亦未能整合,本案申請程序,因涉時空環境變遷,計畫內容不符地方未來整體發展方向,且其中縣管土地未獲縣府之同意,影響陸域使用配置甚鉅,使後續審查程序無法進行,爰退回本案。(95年11月09日)

資料來源:http://www.cpami.gov.tw/we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82&Itemid=174… Read the rest

濱南開發計畫走入歷史 最後記事

2006年6月,我和蘇煥智聯手寫下「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為一個長達13年的環境保護運動先行畫下一個小小的句點。2年多來,在蘇煥智的堅持與臺南縣政府同仁的持續努力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終於正式走入歷史,七股潟湖、大潮溝以西、黑面琵鷺保護區及海寮紅樹林保護區等地也正式納入「台江國家公園」範圍,重要的文化及自然資源將永續保存。此刻起,句點總算真的是句點,懸在心中的那顆石頭也得以放了下來。延續「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我把這2年來的點點滴滴給記錄下來,向大家報告,也向大家致意。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我們才得以共同寫下歷史。… Read the rest

環評定稿 一波多折2000~2006

2000年1月7日,環保署將《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審查結論函送開發單位,要求開發單位就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六十六次會議結論檢送補充資料。

4月5日,開發單位將補充資料函送到環保署。

一、五二前夕

4月26日,環保署召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定稿確認審查會議」,然而會議卻以開發單位所提資料明顯不足,決議不進入實體討論,並請開發單位依環評委員及專家學者所提書面意見補正後再議。

由於環評報告書定稿的確認會議時間,安排在政黨輪替之後,新舊政府交接前夕,難免會被引起不必要的聯想,包括七股海岸保護協會、中華鳥會、台南縣野鳥學會、台南環保聯盟、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美濃愛鄉協進會、看守台灣協會、動物社會研究室、濕地保護聯盟、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SAVE-Taiwan)、環境信託協會、自然生態攝影學會、生態保育聯盟等15個環保團體代表,以及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趙永清、陳學聖、朱惠良與蘇煥智等立法委員聯袂前往環保署,針對環保署意圖在新舊政府交接前夕讓濱南案闖關表達不滿外,也一致要求環保署停止審查並將這個頗具爭議性、影響深遠的濱南案留待新政府來決定。… Read the rest

環評過關 原貌重現1999~2000

至此,謎底即將揭曉!

19991215日,環保署召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專案小組第十四次初審會議」,為濱南案第二階段環評下了專案小組的結論:建議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並提出28項應辦事項,7項應補正或修正意見,以及10項附帶決議。

一、通過環評  附帶條件

專案小組結論之後,不到四十八小時。199912171430分,環保署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六十六次會議」,以臨時提案方式有條件通過濱南案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並就濱南案專案小組的建議結論進行部份文字修正,修正後的結論包括Read the rest